评论对象:
德国,一个我们并不真正了解的对手 |
中国外交向来不太重视细节,而是重主流,看看尼克松的评价即可知道。这种风格怎么说呢?见仁见智。诚然,如果拘泥于博主所述这一问题,我们好像有点不合算,但到底应该怎么看这一问题,吾觉,好像这么算还缺点什么。外交,有时亦像人际关系,有时也不能太精明,太精明是搞不好外交的,典型例子是日本。 |
2010-10-15 |
|
评论对象:
十日谈:不断前行,不断变馊 |
吾观点,转基因食品一定慎之又慎,其可能是新形式的生物战争。其害当代可能影响不显,但对后人可能危害巨大。 |
2010-10-13 |
|
评论对象:
与盗为邻 |
不喜题目。应尊重日本。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日本大和民族也不简单,怎能以“盗”名之? |
2010-10-11 |
|
评论对象:
美国货币政策走向分析 |
虽是一家之言,但也有不少可到之外。其提到的发放人民币贷款,转移美元贬值的风险还是不错的。其对美国左右两难的分析亦有独到之处。 |
2010-10-09 |
|
评论对象:
一招解决全球汇率问题 |
“世界上某件商品买方愿出更高的价格,卖方却不愿接受高价。这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却实实在在存在着这样的商品,眼下人民币就是这样的商品。”人民币是普通的商品吗?
“当一国货币的汇率低估时,出口就会大于进口,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会有更强竞争力。”逻辑成立吗?如果成立的话,各国不用搞科学技术了,直接降低货币汇率吧。
“中国大量顺差、美国巨额逆差,反映的是美元汇率高估而人民币相对美元低估。”支撑币值的仅是顺差吗?特别对美元来说,其作为世界货币的支撑是美国高发达的科技、文化、军事实力及世界各国对美国的信任,目前,尚没有国家能超越美国的这一地位。
“只要各国不再以国债回收因赤字流入别国的本国货币,贸易入超国就将不再追求贸易顺差,汇率也将不再成为世界各国十分关注的问题。”可能吗?“只要”这个前提条件在目前看来可能是个乌托邦,最起码在今天看来是天方夜谈。也可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经济学领域会发生革命,各国不再追求顺差,而以输出货物为其主要追求目标,但此目标目前看好像还是痴人说梦。
|
2010-10-09 |
|
评论对象:
中俄关系是大国交往的典范 |
近几年,中俄关系在两国政治家和人民的努力下稳步发展,这是客观事实。希望两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少一些猜忌,少一些干扰。祝福两国。 |
2010-10-06 |
|
评论对象:
黄家虽败犹荣,陈晓外胜内伤 |
应该还算客观,值得借鉴。 |
2010-10-06 |
|
评论对象:
中国的大城市太小 |
看问题多了一个视角,谢谢博主。但是这个问题好像还应该从多个方面去看,吾这方面的知识尚不足,不进行评论,只作这个建议。 |
2010-10-05 |
|
评论对象:
十日谈:坑人不是好办法 |
什么时候整个社会能形成说真话、办实事的风气?三十几年后的今天,我们真需要重提实事求是,不是停留在口号中,不是停留中文章中,不是停留在领导讲话中。有时真羡慕美国人,其在我们一些老世故眼里,个体美国人可能比较纯,但是其说话、做事虚的成分很少,这样就保证了整个社会总是能够面对自己的不足,能够客观解决问题。而我们呢?总是在嘲弄真、纯,不然的话,就是不会做人。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很累,但愿我们中国人累的有价值,有意义。 |
2010-10-04 |
|
评论对象:
政府和小朋友一样,做得好就该表扬 |
不喜题目。没有一点严肃感。 |
2010-09-30 |
|
评论对象:
难在立雅 |
萝卜青草,各有所好。雅俗共赏,最妙。人为提倡的雅,可能不是雅。反俗,反俗,反的是庸俗,不是世俗。艺术载体无雅俗之分。 |
2010-09-30 |
|
评论对象:
无法苟活的人生 |
有点鲁迅的味道,不错。只是现在麻木不仁的太多了。以前不理解鲁迅,现在理解了。 |
2010-09-30 |
|
评论对象:
为什么“门口的野蛮人”能在国美得逞? |
国美之争,吾未细研究其来龙去脉,但看此文应该还算客观,对黄的评价亦算中肯。 |
2010-09-30 |
|
评论对象:
论我们的敌人究竟是谁 |
只要我们解决了自己的问题,外部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吾现在最担心的是内政,而不是外部。外部,吾相信中国人民解放军,毛泽东同志一手缔造的军队,是能够履行好保护“中国核心利益”的。现在,内政问题最大,整个社会危机四伏,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希望我们中国能够渡过,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在此多说一句,实际上,吾是一个“亲美派”,吾佩服美国的独立、勇敢、进取精神,吾佩服美国在人类发展上所做出的独特贡献(包括科技、文化等),说实在的我们现在的社会完美程度也还是不如美国的,但是美国社会根本不是人类发展的前途,吾希望我们以后的中国为中国、更为世界建立一个比美国好的社会标准,但在没有完成建立比美国更好的社会标准之前,只要美国别侵犯中国的核心利益,中国是不会挑战美国现有地位的,吾亦不希望美国过早的衰落,还是希望其带领(希望这个词没有冒犯大家,注意:不是领导,是希望其当火车头的作用)全世界的。 |
2010-09-30 |
|
评论对象:
中科院,你怎么就容不下钱学森火箭试验基地? |
吾需要再了解一些情况再作评论。仅凭此文作评论,好像还不合适。谁能再提供一些,提前谢了。 |
2010-09-30 |
|
评论对象:
越南应睁大眼睛看世界 |
越南有其利益判断,无可厚非,现在越南做法,吾亦不理解,但可能是我们站在自己立场上说了自己话,越南是不是有其独到考虑?吾知识不完善,大家都想一想。是不是想将美、中两国都引入,实行平衡外交?就像多年前越战时,美、中、苏各大国中南半岛角力,但获益最多的是越南(完成了民族统一)一样? |
2010-09-30 |
|
评论对象:
中国人口是否已达16亿? |
有许多小黑孩(没有落户口的人),但应该没有16亿,想一想,我们周围,是不是每10人中(包括大人和小孩),就多出2人是超生的?所以说,有超生且没有落户的,但总人口绝对到不了16亿。博主那种算法,根本不符合国情。 |
2010-09-30 |
|
评论对象:
中日互掐,美国偷乐 |
说日本的可以,说中国“越来越听美国话”的有点离谱。吾观察,无论先前的邓、赵、胡,还是后来的江、胡,方式可能不一样,但其都是为了中国好,如果其意识到了对国家有害,其绝对不会做的。从一些材料上了解,好像赵后来可能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误。“中国需要一个正常的日本,日本也需要一个正常的中国。”此话有点广告味道,很好听,但怎样才算正常?这个标准是什么?不好把握,难道仅仅是日本完全脱离美国吗?只能说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特点,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策略。 |
2010-09-30 |
|
评论对象:
美元的关键性价位 |
技术派观点,只能看短,不能看长。 |
2010-09-30 |
|
评论对象:
中美面临经济冷战的前景 |
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过应对策略过于简单,但也是一种选择。应对策略应是组织拳,是一个系统工程。 |
2010-09-3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