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对象:
中国只要愿意轻而易举再“掠夺”回2.5万亿 |
每看博主的文章都是一场头脑风暴,都有跳跃的火花闪现。
最起码有针对性,不泛理论化。
是否有可行性那不是我们草根所能选择。 |
2010-06-25 |
|
评论对象:
世界杯,中国应该反思什么? |
任何利益集团的代言人都不可能也决不会能也成为公共的知识分子。 |
2010-06-18 |
|
评论对象:
轻松聊聊什么叫“做空中国”? |
61楼。愚蠢的中国人---贫穷和愚昧是双胞胎。至情至理。我提一个假设,如果国民党内部左、右派能都以民族大义为己任团结在蒋委员长周围的话,还有没有后来居上的共产党建功立业呢?或者说历史证明了我提的假设为什么不存在呢?但这决不是废话或是放气等等。
|
2010-06-14 |
|
评论对象:
高盛中国“六疑罪” |
高盛算什么,它只不过是与中国精英们相互利用的道具。比起《大宅门〉中七老爷的一泡屎能抵押2000两白银的手法高盛只能算得上徒孙。 |
2010-06-14 |
|
评论对象:
仇富的态度应当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的基本道德 |
有味道-矛与盾 |
2010-06-14 |
|
评论对象:
轻松聊聊什么叫“做空中国”? |
是啊,人都是经过愚蠢-聪明-愚蠢-智慧-真相-糊涂这一轮回。看了大家的评论很受用。 |
2010-06-14 |
|
评论对象:
轻松聊聊什么叫“做空中国”? |
只有真正的对手才能赢得对方的尊重。 |
2010-06-13 |
|
评论对象:
轻松聊聊什么叫“做空中国”? |
18楼你终于露出了尾巴 |
2010-06-13 |
|
评论对象:
宰杀中国: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下) |
有人看有人听,我想政府官员也在看也在听。
全球化=市场化=美元化
全球社会分工?
|
2010-06-13 |
|
评论对象:
曾几何时 |
是啊,几何的妙处在于它的对称性;几何的绝妙处在于它的不规则的美在空间的无限延展。去享受它,生活无处不“几何”,也许这就是圆周率除不尽的妙处。曾几何时... ...的几何也就被圆慢慢融化... ...不再问曾几何时?其实任何时任何人都会碰到纠结。 |
2010-06-10 |
|
评论对象:
张悟本的倒掉标志着民间创业环境的恶化 |
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在利益面前有大骗有小骗,有时是自欺有时是欺人。 |
2010-06-08 |
|
评论对象:
检讨铁矿石谈判困局 新老专家针锋相对 |
任何战略的制定都有一个假设,大家都在赌中国不敢容忍经济的负增长,也看到了内部的矛盾。也只有打破假设才能变被动为主动。
|
2010-06-05 |
|
评论对象:
辛猾词典 |
金融:婚介机构,人们可以购买或销售承诺。批发后也能零售。
|
2010-06-03 |
|
评论对象:
富士康在为中国教育背黑锅 |
从教育的角度去解释十三跳就要说明教育是否就是局限于学生时代。如果说其他社会组织(包括富士康}也同样有教育的职能的话,那么就说明学生时代的教育与社会组织的教育最起码在这40万员工中有13人是相冲突的,是哪一种教育点燃了这个导线?工作环境与待遇不如富士康的血汗工厂很多,也是在同等的教育体制下{学生时代},为什么集中体现在富士康而且半年时间内连续跳下。如果说教育与自杀是直接的因果关系的话,那也是富士康的教育出了问题。“富士康为中国的教育模式背黑锅”是不妥的,最起码富士康引爆了这根导线。 |
2010-06-01 |
|
评论对象:
富士康在为中国教育背黑锅 |
它-也是人在绝望时的一种选择,但选择它是最不可原谅的。把十三跳笼统地说是教育的悲哀与富士康企业无关我愿意理解为博主是怒其不争。但说:“富士康在为中国的教育模式背黑锅”实在是不妥。我没有统计过在是否在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中那个率高一点,我认为是前者,但不能把它与教育直接挂钩成因果的关系。我们阳萎的教育是很颓废,但也不能说是原因,再高明的教育都不能让人远离它。
它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这十三跳的原因也是各不相同的,但是富士康的管理或模式毕竟引爆了这根导线。 |
2010-06-01 |
|
评论对象:
为富士康工人哭,为中国哭 |
权力、资本力这一混凝土碉堡与劳动力的博弈中劳动力太渺小,富士康这个碉堡的确太坚固。年轻的劳动力大军不要再用头去撞石头了,适应不了咱回家。无论如何轻视生命是不可原谅的,你怎忍心把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故意加在你的父母身上。生命诚可贵啊! |
2010-05-31 |
|
评论对象:
季羡林“死”了 |
又到这搞推销了。这本书我看完了,说它是书已经抬举了。赚钱的噱头。 |
2010-05-28 |
|
评论对象:
有这样一个农民合作社 |
现在农村的公共服务基本没有,村委会、党支部因与社员之间没有服务与利益关联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合作社能填补公共服务的缺位使分散的状态形成有组织的状态才有能力参与社会的竞争,但这种竞争必须有政府的政策支持,自然形成有规模的村镇后聚人成市,有市才有更多的交换而有城市,这是城镇化能走得通的一条路。靠房地产造城的最后结果是有城无市。 |
2010-05-20 |
|
评论对象:
国务院三十六条PK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血雨腥风 |
2010-05-20 |
|
评论对象:
试看宽容与纵容的界线 |
博主下一篇文章论述宽容、纵容与矫情 |
2010-05-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