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钱获利过程
不扯太远,话说回来这些钱又是如何流入流出的呢?地下钱庄自然功不可没,美元热钱原来流入时一部分是不需要直接流入央行的,通过地下钱庄对民间换汇,这种换汇比方说贪官们洗黑钱就会使得贪官们手中的人民币直接变成了美元存在境外银行,而热钱则拿着人民币隐性的进入了国内投资,这种换汇甚至可以简化到贪官们将人民币存到地下钱庄国内提定账户然后对方将美元打进国内贪官们的境外指定账户之上,热钱就这样神不知鬼不觉的悄然轻松潜入,热钱不说贪官们更是不敢说,所以这必然是央行根本统计不出来的,想想现在公布的贪官们卷走的银行存款就大体可以知道热钱通过贪官们潜入了多少热钱。但是当热钱及FDI流出时,由于中国的外汇管制及百姓基本没有任何的外汇储备,这些热钱必然的只能去找唯一能给美元的中国央行结汇,此时的热钱数据统计就是必然的真实及准确了,嘿嘿。
谈到热钱还得说清楚它们的布署,确实热钱是分三部分进入国内的,第一部分是进入了银行体系稳定的拿人民币升值红利及息差,第二部分进入了楼市获取暴利,第三部分进入了股市博取快钱。而这第一部分的钱并不傻,却反而是这三部分钱里看似获利最少、最傻的热钱却是最值得耐人寻味的,试想一下,如果没有第一部分进入银行体系的钱,央行凭什么印钞换汇?凭什么扩大M1的发行量?如果只是通过地下钱庄流入会不会影响到人民币M1的发行?根本不会,只不过是境内人民币的主人从贪官易姓到了外资罢了。而正是这第一部分看似呆傻的热钱因为卧底银行为房市暴涨提供了货币需求的支撑,再试想一下,到底是需求创造了楼市暴涨,还是货币超发创造了楼市暴涨?如果人们手中没钱,楼市会不会涨?难道08年股灾时百姓们对房子就没有需求?为何房市不涨?同样的百姓、同样的需求如果没有错误的4万亿放出会不会有楼市的暴涨?所以不是需求创造了生产,而是货币创造了生产,这是根!或许有人会反驳道津巴布韦的津币大量印刷一钱不值难道也说成货币创造了生产吗?当然不是,因为这是有附加条件的,问题的根源在于法币的印刷是有一个锚定并且限量的。无论是进入中国的美元热钱也好,还是中国前几年的人民币也好,至少都是锚定于黄金背书或是军事实力背书或是经济实力背书的法币,并且法币发行数量锚定于国内生产出来的物品产值。这就象纯酒精掺了不多的水还依然是酒,可原本就含量千分之一、万分之一所谓的酒再大量掺水也只可能还是水一个道理。如果没有这第一部分卧底银行的热钱,就必然不会有美元白条流入时央行开动印钞机,而没有印钞即使楼市买卖交易再火热也必然不会有价格的暴涨条件,因为钱不多价格自然上不去。可以明确的说正是美元白条的流入导致了中国房价的暴涨。而银行出来的热钱在拉动买房需求的同时,必然导致整个房地产产业链的迅速膨胀,因为各自有着存货周转周期及货款回笼时长,必然导致了货币的乘数效应趋向于放大。这也就是中国经济体仅美国三分之一,而M2的货币发行量已远超美国的原因。第二部分进入楼市的热钱接下了第一部分银行热钱的接力棒,扮演成了有需求的买家。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富翁到一个贫穷的乡下买东西,收购量大而且不在意价格会不会导致被收购的产品价格被迅速拉高呢?这是必然。第三部分进入股市、期货等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热钱则继续扮演了积极看多做多的观众跟着起哄。试想一下,如果没有第二部分楼市的暴涨,那里会有所谓的能源需求的供不应求?那里会有钢铁、水泥产量的供不应求?自然也就不会有中国石油48元的开盘天价,也就不会有二年不到钢铁、水泥、煤炭、重工机械股曾经的6至10倍股价的暴涨。总结起来,第一部分看似最傻、只挣升值和利息而进入银行的热钱为中国这几年经济的表面繁荣埋下了很好的货币种子,继而进入楼市的热钱在获取升值的同时还在获取着房产几倍的暴利(中国的楼花政策实际上放大了这种暴利的获利空间远不止表面价格的几倍收益),并且推动了中国M2的货币发行创下了世界第一的奇迹。第三部分进入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热钱不仅博取了人民币升值的红利更是在国内四大行战略投资者角度上低进高出博取了大量快钱,建行就是很好的例子,低价买入,中投高价买回。进入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热钱可谓是锦上添花、火上浇油更是推高了中国的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