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防总的最新统计显示:今年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量为50年来同期最少,4月份以来,黄淮大部降雨偏少2至5成,江淮和长江中下游大部偏少5成以上,江南大部和华南、西南大部偏少2至5成,河湖水位持续偏低,水利工程蓄水不断减少,南方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旱情。针对当前旱情,国家防总、水利部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保春播和保人畜饮水工作。5月中旬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面积只有386平方公里,仅为历史同期均值的16%。尽管长江三峡水库加大对下游的放水量,江西境内也出现较强降水,但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的水位仍严重偏低,比历年同期均值低4米多。目前江西省早稻受旱面积达到533万亩。鄱阳湖干裂的地面上死鱼到处都是,行人和车辆能直接穿行于湖底。
鄂千余水库跌至“死水位”----,在过去半年左右的时间里,湖北66个县市降雨量为近60年气象记录最少。全省1300多座水库低于“死水位”运行,被誉为“中国水塔”的丹江口水库,也出现了历史同期少见的“死水位”。在黄梅县下新大“死水位”指水库正常运行情况下的最低水位,只有在此水位之上,水库才能正常放水灌溉。跌至“死水位”以下,意味着这些水库无法正常运行。
洞庭湖区望天喊“渴”---- 位于洞庭湖区腹地的华容县、南县和君山区等地,5月本来应该是禾苗葱郁、塘库满蓄的季节,目前却只能望天喊“渴”,遭受半个多世纪以来罕见的冬春夏连旱,群众饮水和农业生产正面临严峻的考验。
在连续一个月的高温炙烤下,南京遭遇了六十年来最严重的旱情,苏南的第二大湖石臼湖干涸见底,很多渔船搁浅。湖外湖码头,完全不见往年出湖打渔的忙碌景象,上千只渔船静静地停靠在航道两边。
以上仅仅只是2011年中国最大二个淡水湖区干旱缩影。针对干旱大面积产生的原因,围绕三峡的利弊之争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再度发酵。上周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三峡工程还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而这一高层信号的释放时值长江中下游遭遇50年来罕见干旱。如此旱灾又有哪些直接或间接原因呢?
天气直接因素固然重要,但水利工程年年修缮理应在极端天气情况下发挥出应有的调节作用!水利经费投入不够?《水利利工程大旱之年成摆设 官员称完成配套迎检查》搜狐网“[提要] 山东省平阴县北毛峪,由于没有灌溉系统,多年来全村老少不得不以人拉、肩扛等方式来浇灌耕地。终于好消息传来,国家要在这里搞中低产田改造了,水就要能到地头了。宣传牌上显示2011年3月30日各项工程已经完成建设,可记者采访时却看到不远处村民们却依然在以传统方式拉水浇灌。当地官员解释说为了迎接国家省市验收才做的牌子。漂亮的配套在这大旱之年也只能成为摆设…”
而长江暨鄱阳湖源头生态保护工程实施范围为“五河”源头的瑞金、石城、大余、崇义、广昌、玉山、婺源、浮梁、修水、铜鼓10个县(市)及滨临长江的瑞昌、湖口和彭泽等3个县(市),涉及县级以上自然保护区44个,省级以上森林公园23个,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7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15个,天然林、生态公益林和长防林3319.4万亩。“十一五”期间,项目区累计投入建设资金6.7亿元,其中自然保护区1000万元,公益林补偿资金5.7亿元,长防林建设0.9亿元。“十二五”期间,工程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建设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实施生态公益林、长江防护林建设以及保护水源地等项目,工程总投资50亿元。其中,2011年,将重点组建省级自然保护管理机构,建设管护用房5座2000平方米、育苗基地2个2万平方米、林区公路200公里,补植造林1万亩,并将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从每亩10元提高到每亩15元。
三峡水库补水造成?笔者认为影响一定是有的,但不应有这么大。现在三峡上游来水不多,处于蓄水阶段后期的下游必定来水大量减少。但不可能因为上游来水减少影响下游水资源蒸发更影响到如此之大面积的降雨形成。大量的流水被三峡大坝拦蓄,其目的之一是水力发电,直接的经济效益;其二目的是旱涝时期起到填谷削峰作用,间接利益。水的大量势能由于被转化成为了电能,水流速度必然大量降低,流沙便易于淤积河道和湖区,使得各大湖区和河道库容不断迅速变小。
无论是笔者曾经警示的地球变暖是伪命题,还是曾经警示《HAARP阴谋论》人造气象问题,还是所谓全球气候变暖下的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现象频繁发生所造成的气象灾害,现实情况是中国的干旱问题已经明明白白的摆在了眼前,三峡水库巨资已经建成,此时仅仅反思建坝利弊根本于事无补。中国人均水资源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将不再是一个数字表现,而将实实在在成为中国能不能自已养活自已的严峻挑战。水的干旱将直接影响到粮食生产,鱼群繁殖和生态环境的改变,而粮食问题是中国的底线。去年俄罗斯因天气问题宣布停止出口粮食,今年全球最大粮食出口国美国因干旱和洪涝也致使粮食减产二成以上。中国的粮食实际上早已并非紧平衡了,加上农产品价格一直处于相对其它产品的严重低估水平,所以水资源的问题就是粮食问题就是中国的底线。
淡水的补给笔者曾写有《有没有可能让巴菲特破产?有!一劳永逸的一揽子解决方案》。但在决策层不采用这个方案的情况下,如何长期性从根本上解决中国水利长年投入不足和失修的问题呢?如何变现在极端不利天气条件为百年一遇的水利失修下的亡羊补牢大好时机呢?扩容!!!无论旱涝年景只要库容扩大了均能体现出重大作用。大禹治水在于疏而非堵。旱,湖区有了更多的水,至少能缓解一部分旱情;涝,以海纳百川之肚从容应对,灾年丰收就不是一句空话。修堤只能应对洪水对于旱灾则根本无能为力。另外湖区扩容军事意义的体现在于,如果三峡溃坝,如果下游有足够大的库容,那么次生灾害的间接损失将小得多。
即然现在鄱阳湖、洞庭湖以及一些河道早已干涸见底能够跑车,那么国院务最高决策层和水利部就应当利用这一难得库容见底干涸的有利时机大力挖出湖泥,腾出巨量库容,此时治湖治河不仅成本极低,而且工程质量也高,将来间接收益更是巨大。将来农产品大量短缺且价格高昴时,对政府就是一项投入极其低廉而间接收益相当巨大的投资!
如果最高决策层和水利部门只是本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思想,非要等到极端天气来临之际临时抱佛脚动员人民子弟兵大干快上,笔者也只能闭上眼睛泪如雨下,或是仰天长叹一声国休矣!
挖湖区库容没钱吗?《湖北开展最大规模人工增雨 出动高炮火箭飞机》腾讯新闻2011年05月23日“湖北省21-22日,除神农架以外的16个市州,共计进行地面作业251次,发射火箭弹576枚、高炮弹3352发,影响面积5.2万平方公里;出动飞机4架次,飞行作业覆盖7市15个县(市、区),影响面积达到3.2万平方公里,影响区平均雨量为22.9毫米,总降水量达到7.3亿吨,其中催化增加降水1.5亿吨。截至昨日,今年以来我省出动飞机增雨的影响面积累计已达10万多平方公里。”这要花多少钱?难保明年不干旱吗?!且不论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水利部这点零碎钱还是有很多吧?如果地方政府想年年受灾年年拨款且越拨越多,估计这倒将是成为湖区扩容的巨大阻力。实在没钱就请中央政府不要搞所谓的保障房了吧,笔者不想分析保障房,这是一个中国现实情况下根本无意义的东西。《盘点保障房分配乱象:官员富豪团购骗购频现》“许多地方被曝存在保障房”被骗购“”被团购“”被倒卖牟利“等分配乱象。”
拿出建保障房的钱投入湖区扩容将利百姓,功千秋,否则,唱红打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