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2017年提出建设农家书屋。2015年实现行政村基本全覆盖。如今,2020年即将过去,我们行政村还没有农家书屋,我们镇的许多行政村也没有农家书屋,不知什么原因?
实际上,早在1983年左右。我们县就给各个村发放了大约200册左右的图书,大家你几本,我几本,分完了!完全背离了图书发放的初衷。
草民认为,要真真正正扎扎实实,长期建设好农家书屋,各级政府必须:
首先,高度重视,确保落实。保书屋的图书经费。保书屋管理员的工资。每年为书屋提供一定量的新图书。图书一定要符合农民的需求。符合农村中小学生的需求。图书一定要经得起农民长期的检验。即册册图书都是精品图书。
二、农家书屋的前提是建设,关键是管理。各级政府必须建立高效的农家书屋管理体系。让那些爱读书,学以致用的人担任农家书屋的管理员。农家书屋要定时定点开放。爱护图书、爱读书成为每个农民长期的行动。
三、没有现代化的农民,就没有现代化的农业。没有现代化的农村。造就亿万现代化的农民,是实现现代化农业的关键。各级政府必须在全体农民中。长期开展学习创新行动,对于学以致用的农民给予重奖。免费深造。建设好中国农民继续教育体系。
四、当今中国农村,农民的生活丰富多彩,广播、电视、手机、电脑、微信、短视频各显神通,农民人人有其最爱。他们的最大缺点是时间长了,伤眼睛。许多农民家中,找不到一本真真正正意义上的图书。中国农民的人均读书量非常低。而图书的作用是其他现代传媒不能取代的。因此,长期建设好农家书屋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五、建设好农家书屋,必须国家、农民一起干。如果一个行政村有2000人。一年每人给书屋捐献一本图书,一年就2000本。政府的责任就是让每个公民,成为终身学习的典范,学以致用的楷模。
众所周知,学习不仅仅是国家政要、科学家、知识分子、公务员的急需,也是每一个工人、农民的急需。真真正正、扎扎实实长期建设好农家书屋,是真正补齐三农短板的必然要求。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各级政府,必须扎实做好,长期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