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8185:科学和文明到底是不是一回事呢?那中国的古代是不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非常伟大的文明呢?如果不是,为什么还可延续数千年?拿科技发明来解释文明,真能解释的通吗?北大的张教授就是这样一位永远只是盯着你家垃圾桶的人。
吴青萍:科学(理论)与文明并非同一个概念。科学的本质是人类对事物规律性的深层的系统的整体的认识认知。文明的本质则是一种进步文化(治下)的社会总和(状态)。文明可以包括科学,比如古希腊文明、现代文明。也可以不包括科学,如(自然的或传统的)农业社会文明。科学虽是不断发展的,但全面考察其内在的规律性,便不难发现其根本是被某种特定的精神信仰或者观念文化来作为动力源泉的——实质即是以求真意识、平等意识、创新意识为其思想的基础。相反,假如精神信仰观念文化缺乏这样的价值取向,而是以与其对应对立的求功名意识、等级意识、守旧意识为思想基础,势必就很难抓住科学的真谛,其科学的发展便会命途多舛,其文明的发展发育程度也不会很高。
从现代文明的萌生发展全过程来看,她作为现代文化进步的总和,不仅需要科学文化的不断发展来推助,而且还需要那种普适性(一般性普遍性抽象性)的的伦理道德文化来像灯塔一样的牵引方向。如此普适性的伦理道德说穿了也是一系列先进性的思想意识。比如上面提到的平等、求真、创新,还有契约、诚信、独立、奉献、自由、博爱,等等都是。而如果族群观念文化缺乏这样的思想意识,或者与之相比是抱持着对应对立的关系、欺诈、依附、索取、自束、偏爱等观念文化者,也会影响文明层次的提高。
至于脱开上述分析的立论(标准),仅就某种文明延续时间的长短(为标准)来判定其文明的高层次(水平)属性的说辞(观点看法),其实是偏于一隅的情感性狭隘认知。如果仅从文明时间长短来判断文明的高低,它稍微超出所举特例的范畴就很可能出现不周不及。比如科学界几乎有个共识,认定全部人类均来自5万年前的非洲。那么可推非洲丛林的许多部落(文明)也就延续了数万年了,难道你能据此便判定其部落文明的发展水平高么。
究竟怎样判断一种文明发展的高低水平(标准)?许多人对此往往都是凭感情说话,或者在缺乏整体眼界下即以什么幸福(感觉)之类的主观性概念(甚至还罗列一系列相关的指标来煞有介事地进行幸福感强弱评定)标准说事,我以为这些都是缺乏科学理性思考的表现。还是要从人类文明这个事物的最终目的这个客观性标准实现得怎样来考虑,应该以此文明社会中的人们所能获得的生存发展福祉大小为依据才行。而从长从远从全来讲,人们的生存发展福祉最集中的表现就是族群的平均寿命长短。请看正是科学技术文化所促成的现代文明,便使得社会物质生产供应史无前例的数倍增长,也就导致了全球人均寿命史无前例的成倍延长喔。
关于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为何能够存续几千年之久的问题,虽然不能将其当作判定其文明属性水平高企的依据,但也需思索其作为古代人类四大文明之一而独独传承至今的内在规律性,以为今日至后的认知掌握和趋避运用。为此我想了下是不是存有这么几个基本因素可予考虑。1、秦始皇世所罕见大一统的治国方略之实施,且通过伺候历朝历代相近政治模式的强制性运转传承下来。2、儒家思想的官文化或官本位的学说独尊地位,本质是作为中国社会长期的主流的观念文化将秦制西周礼制上升到了精神性层面。3、近代以前中国农业经济文明的长期性领先地位。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在于,面对更为先进的现代文化现代文明,中国文化中国文明究竟如何适应或转型。它包括如何评价对待革命文化(崇高精神信仰、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和其它重要理论体系)和儒家文化,如何传承创新扬长避短形成特色最终引领世界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