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蓝体制,是一套系统化、程式化的体制改革思路,可以直接拿来套用解决很多现实问题的。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继续模拟解决下一个实际案例。
案例二 学校强制家长买电脑问题的解决办法
一 案例简介
本案例取自2020年10月21日的《焦点访谈》节目,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网上自行搜索看看这个节目。
内容梗概是这样的:
初一刚入学,嘉兴市实验初级中学就向新生家长发放了《“pad互动教学实验班”告家长书》,宣传“实验班”的优点。
同时,学校把是否购买平板电脑、以及附带的“平板教学”系统,作为了“实验班”与普通班的分班标准。
在学校的压力下,家长们不得不以明显高于市场价的共计6500元,购买了包括相关教辅软件在内的学校指定平板电脑。
但该电脑的相关参数、价格等信息,却在网上根本搜不到!并且,所谓的“教辅软件”,只不过是在平板电脑上有一张课程表和留作业而已。
此事件,被相关家长举报后,撞在了国务院第七次大督查的枪口上,国务院第六督查组前往当地进行调查。
调查发现,自2014年起,截至2020年10月14日,嘉兴全市127所初中学校,已有53所学校开展了“平板教学”,全市共计已有22000多名初中生参加。以人均购买平板电脑硬件设备3000元计算,加上捆绑销售的教辅软件和流量包,当地参加平板教学的初中生共花了1.1亿元左右。
督查组调查后得出的结论是:
1 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是《义务教育法》赋予的权力,嘉兴部分初中学校推行‘平板教学’,并以此进行分班,违背‘平等接受教育’的原则。
2 当地学校打着教育信息化的名义,行变相推销平板电脑之实,增加了学生和家长的经济负担。
二 简单点评
嘉兴某些学校,强迫家长买指定公司平板电脑的做法,很容易让我们联想起前些年少数派出所在办证件照时,强迫辖区公民必须去指定照相馆照相的事情。二者的性质,其实是一样的。
如果指定公司的平板电脑,在质量上能够和市场上的差不多,家长们可能也不会这么生气。可实际上,内行的家长一查配置,“700元卖给你3000元!”这就有些太过分了,居然有两千多元的差价!
尽管校方在面对调查的时候,也做出了各式各样苍白的解释,但我们都知道,那两千多元的差价,才是问题的核心。
况且,很多学生家里,本来就有平板电脑,你还硬逼着人家再买你一台,留着家里的不用,这不是在明目张胆的增加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吗?
这些学校领导,真的应该在督查组指导下,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
当然,下一步具体怎么走?相关责任人会得到怎样的处理,不是本文要讨论的内容。
“魏东的博客草根网”要讨论的,是怎样通过体制改革的办法,来从根本上杜绝此类问题,是根除!而不是让其如割韭菜一般,割完一茬之后不久,就又长出来一茬新的。
具体做法,我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