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把阿弥陀佛名号作为首选文明用语的提案
2015-12-04
文明用语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日常生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礼仪,贯穿于每一个人的日常工作交往和生活中。反映了良好的基本素养和基本的道德风范,也是传播和谐的重要载体。语言虽小,意义重大。词句不多,播散爱心。因此,选择和提倡什么样的日常问候语,不仅仅关系公民日常的生活联系,同时也是社会良好道德风范的养成和展现。更能养一方水土,泽天下之太平。
纵观世界各国,见面问候日常用语虽各自不同,但总结归纳,“你好”应该是首选。词意简单,明了。
当然,在中国目前很多农村,大家还会有很多人见面会说:吃了吗?不过,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年轻人离开农村越来越多,与世界各国接轨,采用“你好”,或者“您好”,以及像西方那样“HI”的会越来越多。
虽说是大家常用,但是,我们也要仔细分析一下。
中国古人见面,一般是抱拳诗礼,然后说:在下有礼了。然后再进入进一步的寒暄。所以,中国人说到做到,先行礼,然后说有礼了,并且是谦虚地说自己是在下。知与行合一。反观外国,见面是:Good morning,或者How are you.等等,没有一点实在的,其实都是虚的东西。当然,握手可能代表所谓平等。现在经常又说HI,更简单。所以,有说国外人有礼貌,从这里就看不出。我们什么时间改成了“你好”这个称呼,应该也是近代的事。实际也就是翻译过来的事,不是我们自己国家的特产。如果对比起来,还不如说:吃了吗?如果您回答说,还没吃。那好,赶紧到我家,给您做点吃。这就是我们在农村很多当时很多人的真实写照。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所谓进步。再回到过去的称呼也不太现实。但是,与时俱进,更要敢于超越和引领。因此,特建议提案将:“南无阿弥陀佛”作为日常第一首选问候语。
理由如下:
首先,阿弥陀佛是无量光,无量寿,无量觉的意思。一句阿弥陀佛,包含有无量的祝福和真实利益在里面。听着有益,称者更有益。真实不虚。
其次,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更有真实功德利益。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可消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信愿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今生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此大利益,何可舍弃?
关于南无阿弥陀佛的种种利益原因,详细可参阅《净土三经》,以及《善导大师净土思想》《观经四贴疏》等经典,在此不做累述。
但是,经中都是佛说。佛觉悟宇宙人生真相,真理。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异语者,不诳语者。佛说最可信!
至于如何开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建议首先在服务部门开展。如铁路,民航,公路运输等部门,以及旅游部门等。同时,各领导干部积极带头使用新的文明用语。如上讲台发言时,向大家鞠躬后,先说:阿弥陀佛。一般建议开始时用四字,阿弥陀佛,结尾后,用南无阿弥陀佛。如果大家中间听得高兴,除了热烈鼓掌以外,建议都说阿弥陀佛。当然,建议就不一定非要合掌了。
回到家里,见到家人,可以说:阿弥陀佛,我回来了。打电话可以说:阿弥陀佛,我是小李呀。等等。上行下孝,只要我们有信心,有毅力,相信不出一年,阿弥陀佛的问候声就响遍全国。同时,也会影响到中国的外国朋友。因为入乡随俗吗,他们也会慢慢阿弥陀佛的。
南无阿弥陀佛,有这样的真实功德利益。又简单,有殊胜,还不用花一分钱。所以,强烈建议下一届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此议案。以利益人民,利益国家,利益世界,利益众生!
|
草根简介
|
|
陈建霖,男,1966年生,从事企业经营。2007年接触佛法,愿同有缘人共同分享。自利利他!南无阿弥陀佛。 陈建霖微信公众号:foshi6610 第九项修炼微信公众号:djxxx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