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岛芳子是日本侵华时期的重要女间谍,历史上是极其有名的。
关于她的故事有很多,而她身上的秘密也有很多。
但是今天之前,我根本想不到今天我会写她。
今天我研究间谍两字的时候,我先看到藏在其中的日木两字。
顿时我就想起中国有名的一句诗,是写黄鹤楼的。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以日暮开头,这是通过谐音联想。
这个日字在间字中,是被关着的,这个世字对应是,言字旁对应烟字。
这样说来,这句诗还真是和间谍有很强的匹配关系。
而这句诗的内容,是说一个离乡在外的人,看着异乡别处的景色,想要寻找家乡的方向,生出愁绪。
这不正是间谍在外隐姓埋名,有家不能归的真实写照吗?
所以这句诗真实贴切的对应到间谍身上了。
那么,仅仅如此吗?
我们再看诗的末尾,四个字:愁洲悠楼。
用谐音念通顺了就是愁走有路。
为怎么走而发愁,但是有路。
这四个字的感觉,立即让人想到另一句诗: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还有一句歌词: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可见文化总是相通的,一个意境可以映射到很多地方。
间谍们通常都会遇到这样迷茫的情况,最后又坚定前行。
那么,这首诗是巧合能让人联想到间谍,还是有所机关呢?
我们看前一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我们知道鹦鹉洲是江水中的一个岛屿。
所以这句诗立刻就让人想起了一个人:
著名日本女间谍:川岛芳子。
这个人的故事就不多说了,有很多文章介绍。
但是她的这个名字,很富有吸引力。
原来根基就在这句诗里面。
可见日本人给间谍起名字的时候,不是随意而取的,而是建立在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之上。
所以这个名字很容易给人感觉,是有文化底蕴的,难怪在中国大行其道,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