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没有发布时政新闻的资质,我们就不聊新闻了,只聊一些旧闻。
不发新闻,只聊旧闻,西方的自由,东方的和谐,谁能代表真理?
聊旧闻的主题是什么呢?
就定在西方的“自由”,中国的“专制”吧。
这个话题,应该不是新闻吧?
因为,很久以前就听说过,西方人讲“自由”,他们反对我们新中国的“专制”。
当然,他们所说的新中国的“专制”,在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语言系统中,实际上就是叫“平衡与和谐”。
因为,他们认为,我们新中国是“专制”的;所以,我们新中国就是他们“自由世界”的共同敌人。
所以,他们为了捍卫他们的“自由世界”,就要来共同反对我们新中国。
这就不免让人呵呵了。
远的不说,我们就从工业革命产生以后的世界发展历史,来看一看,他们的这个所谓的“自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玩意吧。
第一,他们的“自由”,让印第安人“种族灭绝”
我们知道,当初,西方国家向全世界实行殖民扩张的时候,是对南美洲和北美洲的殖民地人民,实行了种族屠杀与灭绝政策的。
不发新闻,只聊旧闻,西方的自由,东方的和谐,谁能代表真理?
在西方国家未到达美洲大陆之前,整个美洲大陆,有印第安人大约8000多万人。
而在英国、美国、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等侵略者与征服者的屠杀与灭绝政策之下,这些作为当地土著的印第安人,后来都几乎灭绝了。
这应该就是他们西方世界追求“自由”的“成果”。
当然,这个“成果”,并不是他们想要的。
他们,想要的不过是“自由”而已。
那么,他们想要的“自由”,又到底是什么呢?
这些,我们就必须从他们屠杀灭绝印第安人的具体过程中,才能看得出来。
1532年,西班牙将领皮萨罗,带领一支由170名士兵和探险者组成的小型远征队,走进了印加帝国的心脏地带。
在西班牙人逼近的时候,印加帝国的国王阿塔瓦尔帕,带着数万人驻扎在卡哈马卡城外。
尽管两军人数的比例非常悬殊,但是,仗着文化及武器的先进,西班牙人,还是决定铤而走险,计划绑架印加帝国的国王。
结果,他们成功了,阿塔瓦尔帕国王被他们生擒了。
于是,他们利用阿塔瓦尔帕国王去继续掌管庞大的印加帝国,以帮助他们搜集印第安人的财富。
不发新闻,只聊旧闻,西方的自由,东方的和谐,谁能代表真理?
后来,更多的西班牙人,都纷纷来到了这里。
由于,阿塔瓦尔帕国王已经被先到一步的皮萨罗一伙所控制,那些新来的西班牙人,不能从这个傀儡国王所代理的印加帝国的既有秩序中得到好处。
这些新来的西班牙人就想到,只有阿塔瓦尔帕国王死掉了,既有的印加帝国的秩序完全崩溃了,他们才可能从重建这个印加帝国新秩序的过程中,找到机会,获得他们自己所想要的利益。
于是,他们这些新来的西班牙人,就散布谣言,说阿塔瓦尔帕国王有一支军队,在山中待命,阿塔瓦尔帕国王已经命令那些人前来营救他。
这个谣言,让皮萨罗一伙信以为真,皮萨罗就火速地以“通敌罪”,“审判”了阿塔瓦尔帕国王,并判处他火刑。
结果,阿塔瓦尔帕国王死了,印加帝国的秩序完全崩溃了,西班牙人,无法继续从印第安人那里获取财富。
于是,他们就四处追杀那些逃散的印第安人,以获取他们所能够获取的财富。
不发新闻,只聊旧闻,西方的自由,东方的和谐,谁能代表真理?
这就导致了南美洲印第安人的灭绝。
在北美洲,为了统治印第安人,让印第安人为自己所用,美国政府,强迫习惯于狩猎的印第安人种地。
但是,美国政府给印第安人提供的食物里,没有肉,印第安人还是习惯于自己去捕猎野牛。
为了让印第安人服从管理,美国政府下令大规模地猎杀野牛,以彻底地断绝印第安人的生活来源。
鉴于印第安人难以驯化,不能为他们这些侵略者、殖民者所利用,美国总统安德鲁·杰克逊,在第二次英美战争期间就宣布:“有必要灭绝全体印第安人部落。”
南北战争的“英雄”谢尔曼将军说:“我见过唯一的印第安好人,就是死人。”
美国陆军第一团,从成立之日起,就以征剿印第安人为它的基本任务。
美国联邦正规军队和民兵,从事的这种残暴的屠杀和征剿,从1803年,一直持续到1892年,差不多进行了整整一个世纪。
但是,一方面,他们在大量屠杀、灭绝印第安人,另一方面,他们又大量地从非洲贩卖黑奴到美洲,从亚洲贩卖劳工到美洲。
不发新闻,只聊旧闻,西方的自由,东方的和谐,谁能代表真理?
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里面的原因就是,印第安人,相对于他们来说,无法利用,就是“废物”;而能够被他们所利用的非洲黑奴和亚洲劳工,就是他们的“财富”。
而这些“财富”,他们虽然不会予以灭绝,却也是可以予取予夺的。
欧洲人在非洲,除了贩卖黑奴到美洲以外,也是利用非洲黑奴为他们在非洲本地开发矿产,和搜集各种物资的,所以,黑奴,在非洲本地也是他们这些欧洲殖民者发财的“工具”。
他们交代黑奴的任务,只要黑奴没有完成,或者是被他们认为在偷懒,他们就要砍掉这些黑奴的手和脚,以展示给其他黑奴看,吓唬其他黑奴老老实实地接受奴役。
他们还会把黑奴的妻儿扣留下来,如果黑奴做工不如他们的意,他们就会对黑奴的妻儿使用鞭笞、砍手、砍脚等残酷刑法进行处罚,迫使黑奴的工作满足他们的要求。
不发新闻,只聊旧闻,西方的自由,东方的和谐,谁能代表真理?
从这里,我们大概就可以领会到,他们西方人的所谓“自由”,就是个人无限地追求财富的“自由”。
在他们“自由”地追求的这些财富里面,包含被奴役者的鲜血与生命。
他们西方人的“自由”,就是建立在被奴役者的鲜血与生命之上的。
当然,有人会说,那是过去,现在他们不是那样了,现在的西方人,他们的“自由”有了“新的含义”。
好吧,那我们就来说说他们这个具有“新的含义”的“自由”。
第二,他们的“新含义”的“自由”,就是“结盟”和“高福利、高消费”
首先,我们要知道,他们这个具有“新的含义”的“自由”,是来源于两次世界大战,是来源于“美苏冷战”。
所以,要理解他们这个“新的含义”的“自由”,我们就要了解两次世界大战和美苏“美苏冷战”。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西方列强瓜分完毕,资本主义社会,由此向着帝国主义社会过渡。
由于新旧殖民主义的列强们,为了争夺全球霸权和重新瓜分世界,矛盾不断激化,导致一些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狗咬狗,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不发新闻,只聊旧闻,西方的自由,东方的和谐,谁能代表真理?
整个战争历时四年多,波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15亿人口卷入战争,双方伤亡人数,达到3000多万。
当然,这场战争,纯粹地是他们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了各自的“自由”而战。
只是,战争结束了,各个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似乎是仍然没有得到他们各自想要的“自由”。
随着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和军事发展不平衡的进一步加剧,军事实力发展较快的德、意、日三国,又要追求他们的新的“自由”。
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
9月3日 英、法对德宣战。
由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
最后,以美国、苏联、英国、中华民国、法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国家而告终。
不发新闻,只聊旧闻,西方的自由,东方的和谐,谁能代表真理?
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所不同的是,在这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为“自由”而战的帝国主义国家,也有为“和谐”而战的社会主义国家,还有为民族的独立解放而战的殖民地国家。
正是由于西方“自由世界”对于殖民地国家以及他们帝国主义国家内部的工人阶级的残酷压迫和剥削,就使得马克思主义,像一团幽灵一样,从他们的西方“自由世界”里冒了出来。
虽然,他们西方“自由世界”容不下马克思主义这团幽灵,但是,马克思主义,还是在东方世界找到了适合自己生存的土壤。
其中,俄罗斯的大地上,率先被马克思主义的赤旗染红,从而诞生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随后,马克思主义传遍世界。
马克思主义,用阶级斗争的观点解剖资本主义社会,然后,又宣称“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够最后解放自己”。
这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是“对立统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就是“平衡和谐”。
这么看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其实,是与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太极图》、《五行图》的世界观以及价值观,不谋而合。
不发新闻,只聊旧闻,西方的自由,东方的和谐,谁能代表真理?
但是,由于中国距离马克思主义的故乡较远,所以,直到苏联十月革命成功,中国人,才开始接触到马克思主义,东西方的这种“和谐与平衡”的思维意识,才发生频率共振。
而由于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在经历二战后,已经成为欧洲第一强国,成为美国帝国主义争取他们的更大“自由”的唯一对手,所以,美帝国主义为了自己的“自由”,就针对苏联,提出了冷战政策。
冷战,是指1947-1991年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两个阵营之间除了直接交战之外,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等各方面的全面的对抗与较量。
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致国会的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中,提出了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指导思想。
1949年8月24日,美国与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为实现防卫协作,而建立了一个国际军事集团组织,即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55年5月14日,苏联、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匈牙利、民主德国、波兰、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8国,针对美、英、法决定吸收联邦德国加入北约一事,在华沙签订了《友好互助合作条约》。
同年6月,在条约生效时,又正式成立了军事政治同盟──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
不发新闻,只聊旧闻,西方的自由,东方的和谐,谁能代表真理?
由于越南战争的拖累,美国的实力一度下降。
到了70年代,苏联的力量上升到已足以同美国争霸,占有较大优势。
但是,由于俄罗斯传统文化,也是属于西方文化,并没有和谐平衡的思想基础,所以,俄罗斯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是比较片面的,是不很全面的。
这导致苏联的社会主义,最后演变成带有霸权主义本质的社会帝国主义。
由此,具有传统的、深厚的、阴阳平衡与和谐的文化基础的中国社会主义,就与苏联的社会帝国主义,分道扬镳。
这一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分裂,正好让美国喘了一口气。
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由此,又相对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逐渐占据了上风。
1989年,随着华沙条约组织中的民主德国出现大量公民外逃的浪潮,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形势发生剧变。
不发新闻,只聊旧闻,西方的自由,东方的和谐,谁能代表真理?
1989年12月3日,美苏两国领袖,在马耳他的高峰会上宣布结束冷战。
冷战的结束,标志着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相对以苏联为首的华约组织取得了胜利。
但是,这是“自由”的胜利吗?
这是一个“自由”,相对另一个“自由”的胜利好不好?
美国的“自由”是霸权,苏联的“社会主义”也是霸权,霸权相对于霸权的胜利,难道不是“自由”相对“自由”的胜利吗?
当然,冷战时期的西方“自由”,确实是与他们以往的“自由”有所不同。
他们在冷战时期的“自由”,对外,有“同盟”的形式,是各个“自由”国家之间的紧密联合;对内,他们又有“高福利、高消费、高负债”的政策,显示出他们国内的民众,都是“幸福”的。
那么,这样的“自由”,是出自他们西方“自由”的本质吗?
这难道不是环境逼迫的结果吗?
不发新闻,只聊旧闻,西方的自由,东方的和谐,谁能代表真理?
由于具有一个共同的敌人——以苏联为首的华约集团,他们不得不像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一样,以牺牲自己部分“自由”的方式,与其他“自由”国家抱团取暖,去对抗共同的敌人。
而另一方面,虽然美国的“自由”是霸权,苏联的“社会主义”也是霸权,但是,毕竟苏联的“社会主义”中有马克思主义的“对立统一”世界观,以及“平衡和谐”价值观,这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自由”,是一个极大的杀伤。
为了应对马克思主义的“平衡和谐”价值观这把利剑,西方国家,就不得不以经济利益,来置换政治利益,通过“高福利、高消费”的这种“奶头乐”伎俩,去麻痹他们国内的工人阶级,以保证他们国内的社会稳定,从而维护他们的绝对的政治统治地位。
正像阿根廷马克思主义革命家、古巴共产党、古巴共和国和古巴革命武装力量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切·格瓦拉所说:“我们走后,他们会给你们修学校和医院,会提高你们的工资。这不是因为他们良心发现,也不是因为他们变成了好人,而是因为我们来过。”
不发新闻,只聊旧闻,西方的自由,东方的和谐,谁能代表真理?
但是,尽管美国等西方国家,当时以“高福利、高消费、高负债”的方式,维持了社会稳定,赢得了相对苏联“社会主义”霸权的胜利,他们的这样的“高福利、高消费、高负债”方式,难道不是饮鸩止渴吗?难道不是自己给自己的脖子上套上绞索吗?
他们这样的“自由”,还能够延长多久呢?
第三,“自由”与和谐,到底谁是真理呢?
西方的“自由”,是一种极端的“自由”,是一种偏执的“自由”,是一种只顾自己的“自由”,不尊重别人的“自由”的“自由”。
这种“自由”,在理念上,就是只要竞争,不要和谐,把和谐当成“专制”,当成“敌人”。
但是,在现实中,他们又不得不为了自己的这种“自由”,而去拉帮结派,搞“联盟”,搞饮鸩止渴的“高福利,高消费”。
而这拉帮结派里面,难道没有“和谐”的成分吗?难道没有“专制”的成分吗?难道没有限制拉帮结派者们自己的“自由”吗?
这“高福利,高消费”不能持久,只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它所依赖的高税收,不是也在损害着一些人的“自由”吗?
不发新闻,只聊旧闻,西方的自由,东方的和谐,谁能代表真理?
社会主义的中国,是和谐的中国。
和谐的中国,不仅对内和谐,也对外和谐。
对内和谐,不是“高福利,高消费”的那种饮鸩止渴的和谐,而是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和谐,这样的和谐,保证了社会的长治久安,持久发展。
对外和谐,是国家不分大小强弱,一律平等相待,互利互惠,不搞拉帮结派。
这样结交的朋友,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自己的路,就越走越宽。
中国没有有意地敌视哪个国家。
为什么有些国家,一定要敌视中国,并且,拉帮结派地敌视中国呢?
这样的敌视,有意思,有效果吗?
中国不会因为某些国家的敌视而垮台。
反倒是一些敌视中国的国家,他们自己的日子,将会越来越不好过。
因为,他们的思想不对头,他们的路走错了。
几千年的旧中国,一直是成功的,近几十年的新中国,也是成功的。
中国的成功,不是靠“自由”,而是靠和谐,而是靠平衡。
不发新闻,只聊旧闻,西方的自由,东方的和谐,谁能代表真理?
要想知道中国为什么成功,就熟悉一下中国的传统文化吧。
至少,应该熟悉一下中国的《太极图》和《五行图》。
《系辞》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那么,
什么是“形而上”呢?
什么是“形而下”呢?
什么是“道”呢,
什么是“器”呢?
任何一个客观对象,在中国传统的语言中,都是可以称之为“事物”的,好比一个人,就是一个“事物”。
其中的“事”,就是这个客观对象的变化过程,好比一个人的从生到死,就是这个人的“事”。
其中的“物”,就是这个客观对象的存在状态,好比一个人的高矮胖瘦,就是这个人的“物”。
而“事物”中的“事”,就是“形而上”的;“事物”中的“物”,就是“形而下”的。
所以,“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就可以换一种说法,叫做“事”为“道”,“物”为“器”。
再换一种说法,就是“变化过程”为“道”,“存在状态”为“器”。
所以,一个人的生老病死,就是“道”;一个人的高矮胖瘦,就是“器”。
理解了什么是“道”,什么是“器”,我们还要理解什么是“两仪”与“四象”。
《系辞》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那么,“易”是什么呢?
从字形上理解,“易”,就是从这一个事物变化成另一个事物;
从字音上理解,“易”,就是“一”,就是一个整体。
所以,“易”,就是表示既从整体上看,又从局部上看的,一个客观对象的全部的、多角度的现象。
那么,“太极”又是什么呢?
“太”是一个表示相对性的词汇;“极”,就是盛装东西的木架。
所以,“太极”,就是两个相对的“盛装东西的木架”的对立统一。
而“太极”,其实是后来的说法;早先的中国典籍中,“太极”是称为“大恒”的。
那么,“太极”与“大恒”,其实,也是从不同角度对一个事物的描绘。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这个“两仪”又是什么呢?
“仪”,就是神灵的显示,就是现象。
“两仪”,就是两种现象,也就是客观对象中的“事”和“物”、“道”和“器”、存在现象和变化现象。
“两仪生四象”,“四象”又是什么呢?
“象”,就是象征;“四象”,就是四个象征。
“四象”,就是《太极图》《五行图》《洛书》《河图》这四个象征。
这四个象征,又是象征什么呢?
就好比一只鸡,它有鸡蛋与鸡仔的两个变化阶段,其中,鸡蛋就为原始阶段,鸡仔就为高级阶段。
不发新闻,只聊旧闻,西方的自由,东方的和谐,谁能代表真理?
原始阶段和高级阶段的“事”和“物”、“道”和“器”、存在现象和变化现象,都是显著不同的,所以,就要分别象征。
这样,就有原始之“道”,原始之“器”,高级之“道”,高级之“器”的四种象征。
《太极图》,就是象征原始之“器”——原始存在现象。
《五行图》,就是象征原始之“道”——原始变化现象。
《洛书》,就是象征高级之“器”——高级存在现象。
《河图》,就是象征高级之“道”——高级变化现象。
好了,我们现在可以具体地理解《太极图》了。
《太极图》中,是有两“极”,分为“阴极”和“阳极”。
其中,两“极”的形状,又分别像一条“鱼”。
不发新闻,只聊旧闻,西方的自由,东方的和谐,谁能代表真理?
而“鱼体”就是“器”,“鱼眼”就是“道”。
但是,这里,“器”不应该称为“器”,而应该称为“本”;“道”,也不应该称为“道”,而应该称为“性”。
这就是抽象与具象的区别,就是过程与瞬时的区别。
“器”为抽象,“本”为具象;“道”为趋向,“性”为倾向。
而鱼体以一种富有动感的形态为“本”、为“器”之象,这就是表明,“器”即为“气”;“器”是宏观上的有序,“气”是微观上的无序。
“性”为抽象的圆,就是说明,“性”是一种形而上,她是没有具象的。
两个“鱼体”相互拥抱,而白鱼黑眼,黑鱼白眼,就是说,“本”相对有强弱,强者为阳,弱者为阴;相对的,因为“本”的相对的强弱不同,它们的相对的“性”也就不同。
强者相对就显示阴性,弱者就相对显示阳性;阴性就是表示相对安静,阳性就是表示相对活跃。
我们再看《五行图》。
不发新闻,只聊旧闻,西方的自由,东方的和谐,谁能代表真理?
《五行图》中的“水”与“火”,就是两种“器——气”。
《五行图》中的“金”与“木”,就是两种“道——性”。
“水”是“金”的“本,器——气”,“金”是“水”的“性”。
“火”是“木”的“本,器——气”,“木”是“火”的“性”。
《五行图》中的“土”,就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整体,它既含有“器——气”,又含有“道——性”。
我们再看“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再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这里,有一个“反者道之动”的规律在里面。
“反”,就是世界的第一动力。
有了“反”这个第一动力,世界,就动起来了。
没有“反”,世界,就不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