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著名的央视主持人,《今日头条》的明星创作者倪萍,正在携手《今日头条》的创作者们,探讨“成熟”与“活得通透”这个话题。
人是只有成熟了,才能够活得通透、活得潇洒、活得游刃有余的。
“道”的三个层次与境界——《字形字音》《道德经》《太极图》
那么,什么是成熟呢?什么是真正的成熟呢?
所谓成熟,用一句很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要会办事。
不会办事的人,肯定就不成熟;会办事的人,才是成熟的人。
但是,会办事,也有不同层次的会办事啊。
有些人,看起来会办事的样子,看起来很成熟的样子,但是,他们奉行的是得过且过、敷衍塞责的原则,在当时看起来,他们确实是会办事,玩得很潇洒。
可是,他们所办的事,是经不起时间的检验的。
因为,他们是应付当时、自欺欺人,根本就没有从实质上解决问题嘛。
他们欺骗别人、欺骗自己所留下的问题,实际上,是越积累越多,最后,就免不了总爆发,害人害己。
他们最终的结局,当然会表明,他们实际上是不成熟的。
“道”的三个层次与境界——《字形字音》《道德经》《太极图》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成熟呢?
真正的成熟,是一定要明“道”,一定要尊“道”,一定要有敬畏之心,一定要顺着“道”走的。
而“道”又是什么呢?
“道”,就是客观规律,就是客观世界给我们所规定的行走路线。
对“道”的理解,我们可以概括为三个层次,也就是三种境界。
这三个层次与境界,就是:《字形字音》、《道德经》、《太极图》。
首先,我们来看“道”的第一个层次与境界——就是“道”的《字形字音》。
“道”的三个层次与境界——《字形字音》《道德经》《太极图》
“道”的字形为“辶+首”。
“辶”,就是走路的脚。
“首”,就是想问题的头脑。
走路的脚,加上想问题的头脑,就是“道”。
这就是说,由头脑所确定的走路的方向,就是“道”。
那么,头脑是按照什么样的原则,来确定走路的方向的呢?
这个,在字形中就没有反映出来,就不知道了。
那么,“道”的字音中,有没有反映出这个问题来呢?
“道”与“导”、“到”、“盗”、“稻”、“祷”、“岛”等字同音。
汉字的特点,就是同音的字,都是具有相互关联的含义的。
这里,我们只看“道”与“导”相关联的含义,是不是有被引导、被牵着走、或被逼着走的意味呢?
所以,从“道”的《字形字音》上来说,“道”,就是在环境的规定中行走。
我们再来看“道”的第二个层次与境界——《道德经》
“道”的三个层次与境界——《字形字音》《道德经》《太极图》
《道德经》是老子给我们阐述的“道”和“德”。
其中,“道”就是环境对我们的要求,“德”就是明白环境对我们的要求之后,我们自我确定的行为准则。
“道可道,无常道”。
这就是说,“道”是可以说明的,但是,“道”是具有多侧面、多层次的,客观世界,是没有一个统一的“道”的。
什么叫“多侧面、多层次”呢?
我们再来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这就是说,“道”集合自身的“首“——头脑之思想,与“辶”——走路的脚,而形成一个“一“。
这个“一”因为有自身的“辶+首”,而与另一个具有自身的“辶+首”的“一”发生对立统一,就形成了“一生二”。
它们两个“一”发生对立统一,其中的一部分“辶”发生混合、一部分“首”发生中和,于是,形成一个立足于两个“一”之上的第三方——“中”,这就是“二生三”。
因为这个“第三方”——“中”是由两方的混合与中和而来的,所以,随着双方所出的“辶+首”的比例不同,这个第三方——“中”的状态也不同,导致这个对立统一关系的整体状态也不同。
这里面有一万种可能性,所以,就是“三生万物”。
万物都是因为两个“一”的环境而规定的;两个“一”在环境的规定下,要形成对立统一,而对立统一的双方,又不重视环境的作用,只专注于和对方混合与中和,所以,环境相对为阴,对方相对为阳。
这就是“万物负阴而抱阳”。
双方的“辶”——走路的脚有一部分相互混合,可以看成是相互冲“气”,双方的“首”——头脑中的思想有一部分相互中和,可以看成是为“和”。
这就是“冲气以为和”——脚的一部分就是“气”,思想的一部分就是“和”。
通过这个“冲气以为和”,两个小“道”,实际上就是形成了一种新的大“道”,形成了一个新生事物。
所以,每个新生事物,都有每个新生事物的“道”。
这就像两个人,各自具有自己的“道”,他们相互组合,就形成一个新生事物——战斗小组或革命家庭,而这个新生事物就也有自己的“道”。
我们再来看“道”的第三个层次与境界——《太极图》
“道”的三个层次与境界——《字形字音》《道德经》《太极图》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不可能没有见识过《太极图》。
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够理解这幅《太极图》呢?
要准确地理解这幅《太极图》,我们必须将《太极图》与另外两幅图,结合起来思考。
这另外两幅图,就是从汉墓中出土的《伏羲女娲交媾图》和从半坡文化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图》。
“道”的三个层次与境界——《字形字音》《道德经》《太极图》
“道”的三个层次与境界——《字形字音》《道德经》《太极图》
《人面鱼纹彩陶图》和《太极图》里,都有鱼,但是,它们一个复杂,一个简单。
《伏羲女娲交媾图》的主体是伏羲和女娲,以及他们手上举着的“规”与“矩”。
而伏羲和女娲之“蛇身人首”的形象,实际上和“阴阳鱼”形象的意义是一样的,她们都是图腾。
只是,伏羲和女娲作为图腾,比鱼作为图腾还要来得更早。
伏羲和女娲作为两个部落,他们是由宓牺部落分家而来的。
“蛇身人首”,就是宓牺部落的图腾。
而女娲部落的图腾就是鱼,伏羲部落的图腾就是龙。
所以,《伏羲女娲交媾图》虽然只在汉墓中出现,但是,它的实际渊源,要比《人面鱼纹彩陶图》和《太极图》早得多。
我们可以看到,《人面鱼纹彩陶图》和《太极图》里,都是只有主体,没有环境,而《伏羲女娲交媾图》里面,除了主体之外,还表现了两个主体所在的环境。
这就是真正的“负阴而抱阳”。
《人面鱼纹彩陶图》和《太极图》里面,只表现出抱“阳”,而把主体所负的“阴”,完全地省略了。
可是,《人面鱼纹彩陶图》,似乎表现得比《伏羲女娲交媾图》还要复杂,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这是因为,《伏羲女娲交媾图》就相当于《太极图》,是表现一种低级、原始的存在。
就相当于在一只鸡的全部生命过程中,《伏羲女娲交媾图》和《太极图》,表现的是其鸡蛋时期的存在状态。
而《人面鱼纹彩陶图》,是表现一种高级、成熟的存在,是表现其鸡仔时期的存在状态。
《人面鱼纹彩陶图》,就是《河图》《洛书》的形象版。
“道”的三个层次与境界——《字形字音》《道德经》《太极图》
《太极图》和《五行图》,与《河图》和《洛书》统称为“四象”。
《太极图》和《五行图》就表现事物——比如一只鸡的原始状态的“两仪”。
《河图》和《洛书》就表现事物——比如一只鸡的高级状态的“两仪”。
原始状态就是鸡蛋的状态;高级状态就是鸡仔的状态。
“两仪”,就分别是事物的存在和变化。
任何一个事物,都同时具有“两仪”,同时具有存在现象和变化现象。
所以,《人面鱼纹彩陶图》之所以表现得复杂,是因为其中的内容多。
而《伏羲女娲交媾图》和《太极图》表现的是同一个东西,但是,《太极图》比《伏羲女娲交媾图》又要省略了许多。
《太极图》中,有阴阳两条“鱼”相互拥抱,而阴“鱼”为阳“眼”,阳“鱼”为阴“眼”。
《太极图》中的鱼眼,就相当于《伏羲女娲交媾图》中的“规”和“矩”。
只是,鱼眼的阴阳性质,比“规”和“矩”的阴阳性质,表现得更为明确和充分。
那么,这样的一个表达,到底是在表达什么呢?
阴“鱼”阳“眼”,其“鱼体”就是走路的脚,就是“气”;其“鱼眼”就是大脑中的思想,就是“和”。
阳“鱼”阴“眼”,其“鱼体”也是走路的脚,也是“气”;其“鱼眼”也是大脑中的思想,也是“和”。
这里面,相对有阴”气“和阳”气“,有阴”和“与阳”和“。
这就是表示,”气“相对为阳,其能力就表现得相对较强,它的”和“,就表现得相对较弱;”气“相对为阴,其能力就表现得相对较弱,它的”和“,就表现得相对较强。
这里面所包含的哲理,是值得我们去认真地加以玩味的。
”和“就是一种思想感情,她表现得相对较弱,或许是思想感情相对退化,或许是思想感情相对沉静;她表现得相对较强,或许是思想感情相对勃发,或许是思想感情相对冲动。
而退化的思想感情,是一种愚蠢;沉静的思想感情,是一种智慧;勃发的思想感情,是一种妖魅;冲动的思想感情,是一种魔鬼。
这里,有两个人物,我们来看他们的成熟与不成熟,明“道”与不明“道”。
曹德旺的福耀玻璃集团,是世界第二、中国第一的汽车玻璃企业,在美国、德国、俄罗斯,都有工厂。
“道”的三个层次与境界——《字形字音》《道德经》《太极图》
而曹德旺初到美国不久,就与美国的工会组织,发生了一次激烈的碰撞。
他坚决地对美国人说:“如果建立工会,我就关闭工厂。”
结果,美国福耀工厂的全体工人,对此进行投票表决,最终以868票对444票的比例,否决了美国工会在其工厂成立工会组织的动议。
作为一个中国的企业家,曹德旺,为什么能够在美国那边,如此“嚣张”地对待美国的工会组织,并且,还取得了胜利呢?
从现实情况来说,2008年,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通用、福特、克莱斯勒,都申请了破产重组,所有的三大汽车公司的工人,全部失业。
在全球化的竞争环境条件下,美国工会的强势,使得他们制造业企业的营业成本,相对太高,对外竞争能力显著下降,这就是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申请破产重组的根本原因。
工会的强势,不仅是使企业破产,也使地方政府破产,使得当地社会陷入瘫痪。
在“汽车城”底特律,日积月累的退休金,造成该市庞大的财政负担。
再加上工人失业,人口流出,税收下降,使得市政府负债,迅速膨胀。
2013年7月18日,不堪重负的底特律政府,终于宣布破产了。
“道”的三个层次与境界——《字形字音》《道德经》《太极图》
而从最根本的能力表现方面来讲,其实,工厂作为一个生产单位,它的能力,就是生产。
她是需要一个统一的领导,来实现这个能力,来维持和发展这个生产的。
她首先需要的是合作,而不是斗争;需要的是统一,而不是分裂。
即使是利益不同,也必须要有一方,服从于另一方,从而促进工厂的生产,得以顺利地进行。
那么,是哪一方服从于哪一方,工厂生产,才能够顺利地进行呢?
当然是工人服从资本家,生产,才能够顺利地进行。
正如曹德旺所说:“如果建立工会,我就关闭工厂”。
工厂都关闭了,生产,还怎么进行呢?
这就是曹德旺,能够在美国那边,如此“嚣张”地对待美国的工会组织,并且,还取得了胜利的原因。
这里面的根本要素,就是能力。
曹德旺是凭他的能力,战胜美国工会的。
“道”的三个层次与境界——《字形字音》《道德经》《太极图》
但是,光有能力,是不是不需要感情呢?
动物尚且还有感情。
没有感情的人,就是比动物还要愚蠢的人。
而曹德旺,是有感情的。
他是看得明白,活得通透。
在与美国工会做坚决的斗争,表现出一个企业家的强硬个性的同时,他的另一面,就是他个人累计,向社会捐款高达110亿元。
他还出版了一部自传性的著作《心若菩提》。
他是一个行善的佛教徒。
心善,是一种感情,也是一种智慧。
而智慧的感情,就是沉静的。
沉静,是由于看得明白,活得通透。
相对的,我们看看历史上很多的有能力的人,比如明朝最后一任内阁首辅魏藻德。
“道”的三个层次与境界——《字形字音》《道德经》《太极图》
这个魏藻德,能够做到明朝内阁首辅的位置,其能力,应该是杠杠的吧。
而他,就是没有感情的,所以,也就是十分愚蠢的。
他就是看得不明白,活得不通透。
在李自成即将打到北京的时候,崇祯皇帝号召大家捐款,用以支持军队保卫京城。
魏藻德当时,仅仅是拿出百金,来应付崇祯皇帝。
而在后来刘宗敏对他们这些降官们进行拷掠助饷时,他,一次就拿出了一万金。
正是因为这些明朝的官员们,对明朝没有感情,不肯捐款支持军队,北京城,就被很快攻破,崇祯皇帝,就吊死在梅山。
而明朝垮台之后,这些享受着明朝好处,却对明朝没有半点感情的明朝官员们,都落到什么结果呢?
在李自成的大将刘宗敏对他们这些降官们拷掠助饷时,魏藻德拿出了一万金,却还是让刘宗敏认为太少,他被酷刑五个日夜,最后脑裂而死。
“道”的三个层次与境界——《字形字音》《道德经》《太极图》
更为可笑的是,当李自成责问这个明朝内阁首辅,崇祯皇帝死了,他为何不去殉死时,他竟然回答说:“方求效用,哪敢死!”
他竟然在明朝做了官,还想在李自成的大顺朝来,再做官。
难怪,他对于给他以俸禄的明朝,没有半点感情的。
可问题是,他知道,农民军们,为什么要起义吗?
他知道,农民军们起义,到底是在反对谁吗?
因为他不成熟,因为他不明“道”,所以,他死也是死得糊里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