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女,46岁。
初诊: 患者是5年前到深圳梧桐山中医学堂诊治的。
症状:患者巅顶及前额疼痛,已历多年,遇寒加剧,且伴恶心,目眩,严重时往往不能站立,神疲
纳差。面色晦暗,唇紫,舌淡质暗,苔薄黄,脉细弱。血压、血常规检查正常,神经科及脑:电图等检
查均未见异常,屡用中西药物治疗效果不显。
中医辨证:血虚挟瘀,头目失养。
中医治法:养血和血,化瘀通络。
中医方药: 四物汤加减。 当归、川芎、赤白芍、桃仁、红花、全蝎、细辛、茺蔚子、勾藤。六剂。
二诊:药后头痛目眩明显减轻,恶心已止,食欲亦增,脉舌如前,守原方去全蝎、勾藤,加地龙、
制南星。六剂。
三诊: 头痛已除,近日见咳嗽,咯痰,守原方出入巩固之。原方加杏仁、陈皮。六剂。两个月后碰
见,患者说头痛未再发过。
“血管神经性头痛”相当于中医的“偏头痛”,是血管神经性头痛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为发作性神
经-血管功能障碍。以反复发生的偏侧或双侧头痛为主要表现,其与肝脾肾失调,经络瘀滞有关,在脏
腑失调中。肝虚为发病之本,其次,风痰瘀三邪也是本病反复发作的诱发因素之一。“血管神经性头痛
”为临床的常见病,中医概括:肝脏本虚,兼有风痰瘀三邪气凝滞经络,经络失和所致。属于中医学中
的内伤头痛,所以病关在肝脏失衡。如属于肝阳亢盛者,治疗宜用平肝潜阳,通络止痛:如属于瘀血阻
络者,治疗宜用活血祛瘀。通络利窍:如属于风痰阻络者,治疗当用熄风化痰,通络止痛;如属于气血
两虚,阴阳亏损的。治疗当用补养气血。升阳通络;或肝肾亏损,治疗当用滋补肝肾,益精活络。
本案因血虚兼瘀,以致头痛经久不愈,虚实并见。
本医案方药、针灸须在中医指导下加减使用,切勿自行套方,免出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