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领导(下)
二 加强领导,更需要领导方式的变革
领导是干什么的?是领着人做事的。
怎样把事情做好?关键是带好手下人。
怎样带好手下人?激励和约束机制必不可少!
下面,让我们还是回到小区私搭乱建治理的例子,看看在红蓝体制中,是怎样通过领导方式的变革,来使市执行局提升领导水平的。
1 激励机制的建立,给政策,给空间
当年,改革开放的时候,党和政府给了农民什么?
既没有给金,也没有给银,就是给了广大农民一个包产到户的好政策,以及允许农民通过多种经营发家致富的广阔空间。
有了这些,就足够了!农村,一下子就活起来了!
今天,市执法局,同样可以给下属执行局一个好政策,和一个有利于发挥个体潜能的广阔空间。
一个好政策,就是参照红蓝体制中的各种措施和规则,针对本行业实际情况,为下属的五个区级执法局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让大家都能够借助新的工作思路,真的动起来、活起来。
一个广阔的空间,就是果断打开下辖五个区之间彼此封闭太久的无形“结界”,让每个执行局之间都能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这样一来,大家就可以在彼此的空间内抢活儿干,谁干得好,干得多,就会优先得到奖励和提拔,有效的激励机制也就建立起来了。
2 约束机制的建立,引入制衡
传统的约束方式,也有很多优点,对此,红蓝体制同样是非常支持的。
除此之外,红蓝体制还主张在下属之间,通过引入制衡的办法,来建立更加完善的约束机制。
什么是制衡?
就是对红蓝体制中的“行业内竞争、地域间监督和市场化运作”灵活运用,改变下级同行间各自为政的局面,通过适度的相互渗透,引入下属权力之间必要的监督与制约。这种方式,会与现有的上级制约下级的通常方式相结合,效果,应该会1+1大于2的。
(与此主题相关的内容,感兴趣的读者,可搜索“博客中国魏东的专栏”,按住栏目右侧的进度条,连续下拉,找到2015年所发布的第19-21篇文章,就是深入展开谈此类内容的)
3 自身角色的转变
在红蓝体制中,引入了很多新东西,面对诸多的改革措施,市执行局的自身角色,肯定也是要随之发生变化的。
首先,要学会当一个稳妥的新规则制定者
参照红蓝体制的规则搞改革,除了悟透其中的原理灵活运用之外,还要把握一个“度”的问题,也就是要循序渐进。我们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贯彻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从而鼓励大家都上进。但也不能动作太猛,使体系失去必要的平衡,把握好改革的节奏,非常重要。
其次,要当好秩序的维护者
几个区的边界同时打开了,相互竞争与监督的局面也就形成了。这时,下属之间的相互协调、沟通等问题肯定都会显现出来,有些问题可能还比较棘手。但这些,毕竟都是发展中的问题,市执法局可以在实践中边学边干,不断地提升自己掌控大局的能力。
再次,一定要当好裁判
只有公平、公正、公开,才能使领导者保持长久的威望。所以,在下属之间有争端的时候,一定要一碗水端平,让人心服口服,而不能只靠压服。
想当年,我国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很多人的思想,都是来了个急转弯的。今天,我们的进一步改革,因为已经有了以前的铺垫,所以,思想认识上应该不会再有“急转弯”了。但必要的观念转变,可能还是会有的,做起来,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