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人性的系列话题(16)
2017-09-08
我以前说过,段修斌的基本命题水平低到“语法不通”的程度,不过对于辩论者来说,一开始只要知道对方的基本观点,围绕基本观点讨论就可以了,对于语法问题不去计较,但段修斌对基本观点的争论尽量回避(如我指出它使用两个动物性概念之间的冲突问题),反倒在语法问题上大做文章,说北安歪曲了他的观点。对于北安列出的等式,段修斌是:兽性+人性=人性。段修斌煞有架势的评论道:“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都知道要运动对立统一思维,绝不会说成“兽性+人性=人性”。社会科学中的一点论与两点论(2)20楼。
段修斌认为怎样的等式才正确呢?他认为应该是:兽性+人性=人。
那个才是正确的呢?仅从语法和形式逻辑的要求来说,错的恰恰是段修斌本人,而不是北安。
不论从语法的角度,还是形式逻辑的角度讲,一个等式的两边,要使用单词,都应使用单词,要使用词组,都应使用词组,才是严谨的表达。如说段修斌是人,或者说段修斌=人,这里的段修斌和人都是单词。说段修斌性是人性,或者说段修斌性=人性,这里的段修斌性和人性都是词组。如果说成段修斌是人性,或者说段修斌=人性,虽然我们知道这句话的基本含义,但却是不严谨或有缺陷的话语。
所以,段修斌对自己观点等式化的正确表达应该是:兽+人=人,而不是兽性+人性=人
段修斌说兽性+人性=人性,这个等式不对,那么改成兽+人=人,这是段修斌观点最严谨的表达,这就对了吗?恐怕不光我觉得不对,段修斌也觉得别扭。
问题出在哪里呢?问题出在是内容上不正确,形式上再怎么改也还是别扭。
我们以:初等数学+高等数学=数学。这一正确的表达式为例:
低等动物+高等动物=(广义)动物
由于它们都有各自对应的天然属性,所以:
低等动物性+高等动物性=(广义)动物性
由于低等动物的俗称也叫兽,高等动物的通常叫法是人,所以:
兽+人=(广义)动物
兽性+人性=(广义)动物性
这就是说,兽性+人性既不等于人性,也不等于人,而是等于广义的动物性,
从上述的等式可以导出:
高等动物=(广义)动物-低等动物(或兽)
高等动物性=(广义)动物性-低等动物(或兽)性
人=(广义)动物-低等动物(或兽)
人性=(广义)动物性-低等动物(或兽)性
人和人性,动物和动物性,两者根本的区别是在于制造工具或段修斌所说的劳动能力,敌人、坏人、恶人、十恶不赦的人,通常也都是具有制造工具和劳动能力的人(希特勒比段修斌的此种能力恐怕大得多),所以不能说坏人没有人性,而是说坏人没有好的人性。
包括段修斌在内的许多老百姓喜欢把坏的人性叫做没有人性,或叫做兽性,前几天mikezc123评论员也是这个观点,但只要知道这仅仅是个民间的比喻性的叫法,不能煞有架势的当做严格正规的概念尤其是基础概念来使用就行了。
所以,人是以上各种人性的统一体,而不是段修斌所说的什么“人是人性和动物性的统一体”。人性是以上各种人性包括假恶丑的人性在内的人性的总和,而不只是真善美的人性的总和。
通过(15)和本文的分析,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段修斌在社会科学中的一点论与两点论(2)中又新提出的三个问题错误在哪里:
1)人是不是属于动物?既然人属于动物,难道它能脱离动物性?
2)如果将人性与动物性隔离开来,那么,人性与什么构成对立统一?
3)如果人性没有对立统一的对立方,它如何运动?
……
1)中的动物概念,是广义的动物概念,使用广义的动物概念,不是说它错误,而是说它毫无意义,多此一举,比如说你段修斌属于广义上的动物,具有可移动性,有这个必要吗?有什么用处吗?
2)3)人性是广义上动物性的一部分,因此人性和广义上的动物性是无所谓隔离开来一说的,但人性和狭义上的低等动物性是可以隔离开来的,而且在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社会或人性的时候必须把两者隔离开,不然就会犯人和低等动物不分、人性和低等动物性不分的错误。把人性和低等动物性隔离开来后,人性内部的好与坏、善与恶、真与假、先进与落后、至神至圣者与十恶不赦者,等等构成了对立统一,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运动和进步。
上面说的这样清楚,对希特勒的认识还需要再向你啰嗦吗。
对基本命题作具体的、举例说明式的分析,段修斌实在无此本领,叙述概念时又语法不通逻辑混乱,没有办法,只好搬出最后一招,用恩格斯的一段话作为自己的护身符和最后的堡垒,下一篇将会告诉你,那也不是你的铁布衫和金钟罩。
|
草根简介
|
|
在人类的自然科学史上,人们为了认识光的本性,经过了长达三百年的争论,最后以波粒二象性的共存画上了句号,而在人类的社会科学史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已经争论了五百年,今天也应该到了以共存主义的共识结束这场旷日持久的较量的时候了。 邮箱:980652931@qq.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