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扣扣案中华传统判则
2019-01-11
陕西汉中“张扣扣复仇杀人案”于2019年1月8日在汉中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结果,法院当庭宣判,以故意杀人罪、故意毁坏财物罪两罪并罚,判处张扣扣死刑。而被告张扣扣当庭表示上诉。——争议依然存在。
《论语·颜渊》,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使无讼”,就是法官要做到原告、被告双方据实对案件及评判结果无争议和异议,也即公正。
是故,对此案如何做到合情、合理、合法,直至双方均无争议和异议,是关键。那么,同此案相关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价值取向是什么呢?有两个基本引例:
其一,《礼记·檀弓》:
子夏问于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
夫子曰:“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遇诸市朝,不反兵而斗。”
其二、《孔子家语·五刑解第三十》:
冉有问于孔子曰:“古者三皇五帝不用五刑,信乎?”
孔子曰:“圣人之设防,贵其不犯也,制五刑而不用,所以为至治也。……”
孔子曰:“大罪有五,而杀人为下,逆天地者罪及五世,诬文武者罪及四世,逆人伦者罪及三世,谋鬼神者罪及二世,手杀人者罪及其身,故曰大罪有五,而杀人为下矣。”
有关圣人何以故或为何如此界定的内在逻辑,请各位参考拙著《人之道》对完整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论述,在此不再赘述,结论就是孔夫子之论符合天道人情。
问题的关键,是在“23年前张扣扣之母被杀,未成年行凶者王正军获刑7年的判决(蹲了3年大牢被释放)”这个对照或背景下,如何最终定刑和量刑。据两引例,其定性为:“张扣扣复仇杀人案”之为母复仇是正义的,同时要遵循“手杀人者罪及其身”。
那么,在具体定刑和量刑时,如何兼顾二者?笔者建议:死刑,23年后执行。
|
草根简介
|
|
中原一介鄙夫,以咨询为业。寅卯起箸《人之道》,辰年辰月得付梓。不揣浅陋,欲究通荟萃儒、释、道、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古希腊哲学……的共性、差异及其流变。然语拙文古,杂陈以述,不堪卒读。今磨刀霍霍,欲抽简成文,以为广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