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八百年守护、祭祀和传唱圣主、国旗和国歌的历史奇迹
当我们了解了鄂尔多斯的基本含义,就会对鄂尔多斯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6个项目有更全面而深刻的理解。
2006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
编号:Ⅹ—34,项目名称:成吉思汗祭典,申报地区或单位: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
编号:Ⅹ—55,项目名称:鄂尔多斯婚礼,申报地区或单位: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
2008年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
编号:Ⅱ-92,项目名称:漫瀚调,申报地区或单位: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
编号:Ⅱ-105,项目名称:鄂尔多斯短调民歌,申报地区或单位: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
项目名称:鄂尔多斯古如歌,申报地区或单位: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杭锦旗。
2014年国务院公布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
编号:Ⅹ—147,项目名称:查干苏力德祭,申报地区或单位: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这6个项目,其申报地区或单位是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以及杭锦旗和乌审旗。这6个项目,在鄂尔多斯这个地方和城市得到传承与发展,而它的形成却超越了这个地方和城市。例如,成吉思汗祭典、查干苏力德祭祀、鄂尔多斯古如歌,这些形成于蒙元帝国时期的蒙古高原。因此我们说,鄂尔多斯文化不只是地方文化,同时也是蒙元帝国文化。
成吉思汗是蒙古民族的圣主,查干苏力德是蒙古帝国的国旗,鄂尔多斯古如歌是蒙古帝国的国歌(古如歌不是鄂尔多斯这个地方的歌,而是作为蒙古帝国宫廷的鄂尔多斯歌曲),而八百年来,蒙古帝国的圣主、国旗、国歌,在鄂尔多斯这个地方还得到守护、祭祀和传唱,这或许是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