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与县长成“爹与儿子”关系的原因
2015-01-24
人民日报发文批评个人私利和权力观念扭曲的现象:有些领导干部之所以一再破坏民主集中制,独断专行甚至随意批发官帽,也与班子成员信奉官场“潜规则”,甘当“家臣”甚至“家奴” 有关。一位县委书记竟然大言不惭地说:“书记和县长之间,既是同僚的关系,也是上下级之间的关系,甚至是爹和儿子之间的关系”。 (1月23日人民日报)
有道是,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强则国家富。县级治理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分量十足,地位极其重要。因为,在现行体制中,县一级处于承上启下、协调左右的位置,是党和国家政权的重要组 成部分,担负着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城乡基层的重要职责。
在一个县市,县委书记作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事业的带头人,作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基层人民群众的领路人,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县长作为管理一个县的行政事 务的官员,与县委书记处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按理说,作为执政一方的县委书记和县长之间是一对志同道合的“黄金搭档”,在正常情况下,他们只能是“同事关系”,如果暧昧一点说,那是男女平等的“夫妻关系”,岂能是一些县委 书记所说的“爹与儿子”关系?
倘若县委书记与县长一旦出现了“爹与儿子”的关系,那么,这种非正常的关系必然变了味、走了样!当老子县委书记唯我独尊高高在上,儿子县长除了唯唯诺诺马首是瞻还如何正常开展工 作?
行文至此,肯定有人会问:一些地方的县委书记与县长之间为何会出现“爹与儿子”这种不正常的关系?笔者通过研究发现,真正导致这种畸形关系的罪魁祸首是:
所有常委的权力加起来不及县委书记一个人的权力大!
众所周知,我国有1998个县,它们“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可以说除了国防和外交外,国家该有的职能它们都有。就县委权力而言,它主要包括对全县重大问题作出决策;推荐、任免重要干 部;组织、协调全县司法、行政机关以及经济、文化组织和人民团体积极主动地、独立负责地工作;动员、组织所属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团结带领群众实现党的任务等。
应该说,无论是县委书记、还是县长,要想真正扎根基层、身在基层、心入基层、情牵百姓,必须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利益观。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追求科学发展的 政绩,追求造福百姓的政绩,追求打基础、利长远的政绩。要坚持秉公用权、民主用权、阳光用权,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做团结干事的表率、民主决策的表率、依法办事的表率。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现实工作当中,少数县委书记是心存杂念、心有私欲,政绩观、权力观、利益观扭曲,成天盘算着个人利益与个人升迁,根本不把身兼县长等职务的其他常委放在眼 里。一旦就某项重大事情和重要人事任命进行开会研究,一些县委书记首先带头不执行民主集中制,大搞一言堂,如此一来,不是少数服从多数,而是县委书记一个人说了算,其他常委的权 力加起来等于零!
县委书记的权力太大了,大到让县长招架不住,大到让县长处处只能当缩头乌龟的儿子!无奈之下,那些孤掌难鸣的县长不得不委曲求全低三下四与县委书记保持“爹与儿子”的不正当关系 。在这种畸形权力运作下,县委书记自然是一人独大,没素质的就会变得无法无天,如此一来,不出现腐败、不出现集体腐败、不出现窝案才怪呢!
其实,县级官场出现“爹与儿子”的畸形关系,非县委书记与县长之间所独有的,据笔者观察,在省市以下的各级城市、县、镇、村都普遍存在!倘若哪个不识时务的县长、市长、镇长一旦 与书记大人抗衡、对抗,其下场轻则给小鞋穿,重则下场就是季建业!
据媒体报道,在南京市长季建业“出事”前,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与季建业之间的矛盾已成公开的秘密。南京耗资183亿元的雨污分流工程曾引发不少争议,杨、季二人在此问题上意见不合。
季建业不听话的结果,被杨卫泽送进了监狱!当然,一身是毛的杨卫泽自己最终也进了牢笼!——类似这样的例子,枚不胜举。据传,当年“史上最牛的县委书记”李连玉主政邳州市时,因 为此公太强势,那个与他搭档的孟姓市长处处受到排挤打压,甚至连一个普通官员都不如!
权力是个好东西,也是个坏东西,用好了造福国家人民,用坏了祸国殃民!唯有把权力关进笼子里,县委书记和县长才能“和平共处”,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不会出现“爹与儿 子”的畸形关系,官场才能风正、天下才能太平,否则悲剧还会一次次重演!
|
草根简介
|
|
李海年,男,70后。草根智库资深学者、知名评论家。人民网博客专栏作者兼廉政评论员、两会优秀E政建议人、环球网特约评论员、博客中国专栏作家。多次当(入)选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等网站十大网友。长篇小说《毛里求斯的葬礼》已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QQ:7271709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