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理论思维(4)
2016-07-04
二、解构社会方程式
爱因斯坦发现他的引力场方程式,一端是物理量——物质分布的能量-动量张量,一端是几何量——时空曲率的里奇张量;这就是说,空间物质的能量-动量分布=空间的弯曲状况。教他吃惊,感慨的说:创造的原理存在于数学之中。
牛顿第二定律,同样是一边几何量(加速度a),一边物理量(力F)。
一些物理学家幡然醒悟,大呼:物理就是几何。
物理学几何化,物理学就具有简洁优美的品质。宏观领域是这样,微观领域也是这样。
老子有言:“道法自然”。适用于自然的,同样适用于社会。自然科学的理论思想不可避免地映射到社会科学之中。譬如,物质(物体)运动有匀速运动、变速运动、加速运动;可能是直线的或曲折的,也可能是倒退的,还存在阻力、惯性等等。相应地,社会运动也是这样,不可能笔直前进,同样存在弯曲、曲折、倒退现象,遇到阻力,也存在社会惯性,且不说植入到人文社会各个层面的耗散结构理论。
那末,不禁追问:社会运动是否像物质运动一样能够用数学表述呢?
物理学者一定会肯定的回答:YES(是)!
当然,社会时空不同于物理时空,不能生搬硬套。物理时空具有几何特征,社会时空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呢?这是解构社会主义方程式的关键因素,需要在社会时空变换与推移中破译,抓住社会时空活动主体——人的不断求解放中解析,从社会历史发展演进中求解。
社会动力学独辟蹊径,把物理学中的“力”、“动力”和“时空”概念,引伸到人文社会科学,在边缘科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二大学科板块接合部位,开拓一方研究新领域,转换认知新视角,生发思维新模式,研究人与自然,自然力与生产力,揭示生产力发展规律,探索人的解放;创设“生产动力体”概念,研究“生产动力体”发展演进规律,揭示社会生产、阶级斗争和社会发展变革的动力,运用数学物理方法推导、求证与演绎,重新阐释有史以来的不同社会形态与历史变革,深化认识资本主义,解构社会主义方程,探索未来社会。
(1)生产动力体方程
物理时空是实在的,要跨越,想飞天,梦想和幻想不过是思想的翅膀,或神话传说,诸如长着翅膀的“天马”或“嫦娥奔月”之类。真正升天的是科学技术物化的飞机、航天飞机之类,实现登月的美国人斯特朗,是乘座高科技的宇宙飞船去的。飞机、宇宙飞船、航天飞机之类皆是不同形式的“动力体”,并不是马或人自身长两个翅膀,或者人体有什么“特异功能”,更不会有什么灵丹妙药。这就是说,任何跨越时空的理想、幻想,只有依靠“动力体”才有可能实现,离开了“动力体”则只能是空想。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变革,从广义的时空观念来考量,也应是一种时空变换与推移。这种社会时空的变换与推移,也只能而且必须依靠“动力体”——社会生产动力体——才能实现,堪称“跨越社会时空的天马”!
这就是:
原始社会:原始人——初生态生产动力体。
奴隶社会:人力(智能化的自然力)——智能化生产动力体。
封建社会:畜力(人格化的自然力)——人格化生产动力体。
资本主义:机器力(人工化自然力)——人工化生产动力体,或曰机械-电气化生产动力体,简称“机器生产动力体”。
资本-社会主义:电脑-数据化机器生产动力体。
信息-社会主义:比特-信息化机器生产动力体。
智能-社会主义:智能化机器(生物)生产动力体。
超自然主义:超越自然力的生产动力体。
不难发现,生产动力体都是人化和社会化产物;其来源,一是自然力,二是资信力。这里我们专论自然力的人化和社会化。
迄今为止的生产力都是从自然分化出来的,是自然力的“人化”。人类由猿到人的进化,就是人类自身从自然力分化为“人力”,本身就是“人化”,即从自然力发展进化成为社会化生产力——人力。牛马类牲畜从自然界分化出来,特别是人类的长期豢养、驯化,也从自然力发展进化成为社会化生产力——畜力。蒸汽机类机器全靠“人工化”从自然分化出来,这“人工化”过程也就是“创造”,即人类用科学技术创造一个社会化生产力——机器力,包含着多次的分化,类似于豢养、驯化牛马却又比其更为复杂的分化过程。许多野生动物还没有从自然界分化出来,人类至今也无法把它们从自然界分化出来,不能“人化”为社会化生产力,所以仍然是也只能是动物,我们称之为“原生态动力体”,而不是“生产动力体”。在我们已知的自然力中,有火力,水力,风力,畜力,兽力,物体重力,引力,电力,磁力,分子力,原子力,量子力……这些自然力,只有“人化”且能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具有社会化的形式,才能加以利用,才能成为同自然斗争的物质力量,成为现实的生产力。水、风等流体,由于其运动规律呈“有序”与“无序”等多种复杂紊乱状态,现代科学技术也只能部分地把它们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制造水车、风车以及水电、风电之类;人类对于那种“无序”等紊乱状态仍然无能为力,那威力巨大的力量也无法利用。所以,就水、风等流体的整体而言,只能是“自然力”或称之为“自然形态的原动力”,水车、风车、水电、风电等不过是动力装置,而不能称之为“生产动力体”。
这里,我们把自然力“人化、社会化”体简化为二个方程式:
A、生产力方程式:
f*W*S=F
式中f——自然力,W——人化,S——社会化,*——相乘,F——现实生产力。
B、生产动力体方程式:
Df*W*S=D-FD
式中Df——动力体,本身是力又是动力,W——人化,S——社会化,*——相乘,FD——不同形态的生产动力体,既是生产力又是生产的原动力。
传统理论把人力、畜力和机器力归之为“生产要素”,把生产力与生产动力体混为一谈。这是两种概念,有联系又有区别,特以A、B两个公式表征。前者有种的不同和量的变化、量的积累,称为不同性质的生产力;后者是前者的量变-质变的产物,或曰“生产力的本质”,取代传统理论讲的“生产力性质”,谓之“生产力质变的本质形态”,——命名为“生产动力体”。(待续)
|
草根简介
|
|
已近古稀,坚持走自己的路。 自励曰: 脚下的路 路永远从零开始 给一生—— 划上完整的句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