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的漫游费听证会终于又有官方消息,信息产业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两套将供听证会讨论的降价方案,同时宣布1月22日在北京举行听证会(1月12日《中国青年报》)。
此消息一公布,引起了大众的广泛关注。从目前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的民众议论看,从有关专家、消费者协会人士以及拟参加听证会的消费者代表发表的看法看,支持两种方案的少,反对的多。笔者分析认为,没有彻底搞清楚手机漫游费的成本、目前资费标准,没有彻底告知广大消费者,在消费者看来还是一本糊涂账的情况下,如何听证?如果硬性召开听证会,可能又是听了白听,一听不但不降反而上涨,成为一个违背民意的听证会。
糊涂账首先糊涂在手机漫游费的成本、长途费的成本到底是多少,消费者至今没有弄明白,发改委、信息产业部等职能管理部门至今没有明明白白地告诉广大消费者。有关专家曾经说,漫游费成本几乎接近于零,是否属实,权威部门至今没有一个说法。如果成本真的接近于零,就应该取消,而不是降低。大家都知道了你几乎没有成本,却还要收费,怎样给消费者交代,实在说不过去;如果确实存在成本,那么,成本到底是多少?只有弄清楚成本后,才知道如何收费是合理的,降低多少,心里才有尺度。
其次糊涂在到底各地目前的收费标准是多少?最低收费是多少,最高收费是多少?如果这个搞不清楚,可能出现“降低移动电话国内漫游通话费上限标准”后,有些地方资费不降反升。因为,你规定的是上限标准,而一些地方的各种套餐已经低于这个降低了的上限标准。现在,国家统一上限标准出来了,一些地方可能要取消套餐,执行这个上限,使资费反而提高了。
最后糊涂在公布的两个方案上。“两个方案都比较复杂,把漫游费和长途费捆绑在了一起,让漫游费、这个老百姓本来就有些搞不懂的问题更复杂、更看不懂了”北京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主任邱宝昌如是表示。虽然,第二个方案与第一个方案比较,较有利于消费者,但是,总体说,这两个方案容易让消费者越看越糊涂。你无论漫游费还是长途费,都是异地长途费性质的,何必再分开呢?也许从电信专术语上表述的很准确,但是,关键在于要让百姓明白、清楚。如果把漫游费和长途费分别计算,那么,漫游费成本几乎等于零完全可能。长途费成本也不会太高,因为,过去在“铜铝线”时代,长途电话往往是人工转接,线路非常少,固定电话长途费用很高。而现在,移动电话已经全国、全球联网,就是固定电话也是光纤通讯、系统联网覆盖、电脑系统自动交换,成本主要在维护费用,并不是很高。长途费用不能收取消费者太高。
请发改委、信息产业部尽快把手机漫游费、长途费成本搞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告诉广大消费者,在此基础上,本着惠及百姓、让利消费者的原则,重新制定让广大消费者一目了然、清楚明白的听证方案,保证本月22日的听证会能够顺利成功,能够真正使消费者得到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