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世界印度教大会(World Hindu Congress)在美国芝加哥召开。这原本是美国政界许多印度裔可以大出风头的机会,例如曾经问鼎总统的前路易斯安那州州长鲍比·金代尔和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妮基·黑莉。结果除了芝加哥本地的一名印度裔国会议员不得不尽地主之谊,几乎所有知名美国印度裔政客都避之不迭,美国主要传媒也绝少予以报道。
印度报章承认,这是因为印度教大会宣扬“印度教原教旨主义”(Hindutva;或译印度教至上主义),涉及许多争议性议题,即便在印度族裔中也导致抗议抵制。
一个例子便是组织大会的主角拉吉夫·玛尔荷特拉(Rajiv Malhotra)。此公虽在美国,却是全球印度教原教旨主义的重要人物,甚至被奉为“互联网印度教原教旨主义的艾茵·兰德”(俄裔犹太人艾茵·兰德是美国客观主义运动创始人,以《阿特拉斯耸耸肩》一书闻名,成为美国保守主义包括近年茶党运动的英雄)。
玛尔荷特拉不仅设立多项印度教组织和基金,组织研究机构和“学术会议”,还撰写不少论著。只不过被美国普林斯顿神学院的著名宗教学者理查德 扬(Richard Young)教授指出,他的著作有大量抄袭剽窃成分,成为学术界的话柄。
玛尔荷特拉的研究范围涵盖印度教的所有方面,新近最出名的便是印度教的轮回转世观念。他认为这是确有“科学根据”的印度教遗产,需要发扬光大。在多年宣传之后,玛尔荷特拉开始就此创办“隔世轮回财产管理”(Interlife Reincarnation Wealth Management)计划。
要说明这个最新的理财计划,不能不提到中文的小孩“讨债鬼”称呼,大意指父母欠了前世他人的债,那个人投胎于此人家,作为讨债手段。这是基于佛教轮回转世的观念,最早来自印度教。今天对此信仰最坚定的,大概是藏传佛教。所有活佛包括达赖喇嘛的继承,都必须通过严格鉴定前一世活佛圆寂后投胎的转世灵童,才能确定。此处不论。
讨债鬼一词,显示在印度教-佛教信仰中,前世债务隔世继续有效。基于同一原则,玛尔荷特拉提出:因为轮回转世确有其事,前世积累的个人财富,也可以延到投胎转世之后享用。他的“隔世轮回”理财计划,便是帮助人们实现这样的隔世财富转移。像比尔·盖茨那样的富人,即便投胎到非洲的穷乡僻壤,由此仍然可以享用前世积赚的钱财。
这样的“隔世理财”或许荒唐,但却是近年来印度教原教旨主义发扬光大印度教“优良传统”努力的一个例子。玛尔荷特拉不仅是莫迪总理的座上宾,还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宾州大学等著名学府不少研究机构的资助者。在印度,由于人民党的鼓励和支持,国大党多年的世俗化和社会改良努力,遭到印度教原教旨主义的逆转。例如绝大多数人都会同意种姓制度代表了落后的社会风俗。许多印度教原教旨主义者却坚持这是一种优秀的文化传统,必须保留下去。
在这样的“复兴印度教”潮流下,不仅有人民党推动的屠牛禁令不断导致杀害穆斯林的事件,就是在印度教徒内部,新近还发生一起高种姓丈人,买凶杀害女儿违令嫁给的低种姓女婿血案,甚至不顾自己女儿已经怀有身孕,成为欧美许多媒体包括BBC的头版新闻。
印度教原教旨主义无法逆转的,是印度人口趋势。据《经济学人》报道,印度教徒不仅出生率低于穆斯林和其他族群,就是自杀率也显著高于所有其他族群。这不能不使得印度教原教旨主义把穆斯林人口的增长,看成是最重大的威胁。
于是出现颇具讽刺意味的一个局面。孟加拉国从巴基斯坦分裂出来,本来是印度地缘战略的一大成就。40多年后,却成为许多印度教原教旨主义心目中的穆斯林扩张“阴谋”,导致大量持孟加拉语的穆斯林人口进入印度阿萨姆邦。
BBC月前报道:在印度教民族主义分子和阿萨姆邦人民党政府推动下,印度正在通过一项“国家公民登记”计划,来鉴定阿萨姆邦的居民身份。这一计划如果彻底贯彻,有400万阿萨姆邦居民会成为无国籍的“非法移民”,而被驱逐出境。连BBC也承认:与此相比,目前欧美大做文章的缅甸罗兴亚难民问题,只是小巫见大巫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