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以来,小龙虾确确实实成了我们老百姓创富增收的“功臣”,全国掀起一轮又一轮养殖高潮。仅在我们荆州市监利县境内,就有汴河镇——我家乡王小垸村、临近的项河村、朱河、棋盘镇的其他几个村,都在争取小龙虾第一村。
我们家乡西临洪湖,南靠长江,可谓得天独厚,有野生的洪湖天然种苗优势,可是大家欢欢喜喜之余,总是担心小龙虾市场饱和而贬值。这种担心不是多余的!随着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市场越来越饱和,农户越来越不能做到在龙虾价格好的时候有虾子出售,大面积承包开发商加上种虾、种苗问题,创富也已经面临非常严重的形势。因此,一路走下去,小龙虾养殖创富必须要创新养殖模式成了必然需求。
我们这里一般是稻虾共作模式,一年两收,也有像我一样采取稻虾连作模式,一年三收,即便这样,也很难应对市场冲击。在接下来的市场冲击中,小龙虾传统养殖模式无法解决现在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模式很难做到高密度养殖,保证高产量与高质量。
传统模式上,很多人为了达到稻谷高收成,在稻谷生长期间,直接导致小龙虾生存面积减少,夏季存活率降低,种苗孵化、育苗时间大大靠后,使小龙虾养殖在一年之中,根本无法保证高密度,从而也无法保障高产量与高质量了。
2.传统模式没有随应市场变化抵抗风险,创新转型的能力。
市场是无情的,一旦小龙虾价格低迷,我们只能抱着当初第一次进军小龙虾养殖时“不会亏本”的心态来劳作了。因为这种模式配套的另一创富点——稻谷,无法达到高收入,尽管,我们有很多地方开发出了“虾香稻”等品牌。
3.传统养殖模式无法做到在虾子价格高位时有虾子出售。
小龙虾价格高位一般在上市的空档期,而在传统模式中的虾子此时少得可怜,这需要我们的养殖时间反季节化,传统养殖模式根本做不到这一点,原因很简单,就是要——稻虾连作,时间不能靠前。
4.传统养殖模式存在着大面积养殖创富的严重风险,缺少与开发、销售、加工等增值创富的潜力。
大面积开发意味着高投入也意味着高收入,可是看得到、想得到,就是做不到。为什么呢?种虾、种苗的自给自足问题解决不了,提高成本与风险,是一个主要问题。另一个问题是不能让虾子在销售、加工上增值。这两个问题直接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大面积养殖不能采取传统养殖模式。
我创新出的“小龙虾全年两高三生养殖模式”,(详见前几篇中与之相关内容的博文)在草根网上得到了很多关注,也有很多朋友咨询模式中温室大棚实验的情况。
温室大棚是对传统养殖模式一种创新,具有以下几个意义:
1.高密度、高效益的孵化与育苗、育成,大大节约开支成本,保证了高收入。
温室大棚是一种集约化养殖,高密度中寻求高效益。一百亩的虾池只要一亩田即可解决自己全年段的种虾、种苗问题,大大节约成本,减少了很多养殖、运输环节中的风险。
2.全年周期性的提前时间,能做到在虾子价格高位时有虾子出售。
温室大棚一年造价较贵,但是可以用多年、用多次,它的主要目的就是能做到在虾子价格高位时有虾子出售。大棚一年可以做到孵化与育苗、育成三个方面的、五到九次的快速提高时令,进行反季节养殖,达到全年周期性整体提前的效果。这样的大棚不需要全年增温,只要保持一个15-28度的波动温度即可。
3.将龙虾与特种水产养殖结合,可随应市场变化进行创新来转型。
小龙虾其实也是一种相当好的水产饲料,与黄鳝、泥鳅、甲鱼等等混养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选项。在我们村里,甲鱼与小龙虾混养就有人取得了不错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