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资本经济”从对决到合作
2019-04-24
——《资本经济与国土证券》第五稿之五十二
中美两国能够从对决转化为合作吗?
当前中美贸易战是中美两种不同的“资本经济”的对决。但这种对决并不会导致冷战。最终中美还会走向妥协与合作。
关键是,不要因为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战中对敲诈、封锁、遏制手段的运用,就把美国看作成敌人,中美两国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美经济体制也在走向趋同的过程中,一时的、小范围的利益争端,并不会改变中美继续合作的大方向,物极必反,贸易战作为不义之战,一定伤及自身,最终求得与中国的妥协与合作。
对美国贸易战的全球抵制、相互合作、另辟蹊径、去美元、去美国化、欧日俄印等均加强与中国合作,抛弃美国的局面一定形成,美国和美元的信用损耗将成为美国最大的危机,美国发起贸易战的目的一定达不到。
而且,美国向来是中国的“神助攻”,在限制、遏制、打击中国发展的措施实施之后,总是促进中国发愤图强、自力更生地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变强,总是灭了西边的灯,亮了东方的路,断了北方的线、连起南方的海。美国总是帮助中国加速实现正在努力实现的目标。
中国5000年前的神话传说传达的不屈不挠、坚持不懈、敢于挑战的精神,加上中国2500多年的谋略与创意的积累和天下主义胸怀,早已融化在中国人的血液中。面对这样的对手,美国的哪些非正义力量还是谨慎些好。
何况,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尽管在一些科学技术研究深度方面,中国与美国尚有较大差距,但贸易战最重要的是经济实力的较量。
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和产业链、足够聪明也足够多的头脑、足够大的市场和经济体量,能够支持自我完善和自我壮大,也能够集中资源攻克科学技术难关。
而美国的第二产业早已四肢不全,一些经济“功能器件”早已移植到中国,一个尽管体量巨大但四肢不全的经济体根本无法遏制中国的成长。
就在贸易战开始后的7月份,中国的M2增速探底回升,贸易额和外汇储备增加,说明中国有足够的应对贸易战、金融战、货币战的经验,有足够多的流动性工具,中国的“自主货币生成机制”支持的“资本经济”足够强大,“超限”工具运用足够娴熟,在中国摆脱美元的负面影响、实现流动性回升的形势下,中国的实体经济会得到更好的增长。
美国对全球的贸易战,的确部分发挥了“杀威棒”作用,让许多缺乏经济体量、缺乏外汇储备、缺乏工业能力、缺乏国内市场、缺乏科技创新能力、缺乏应对措施、必要工具和必要资源的国家股市大跌、通胀大涨、汇率崩盘,部分达到美国的目的,但也促成许多相反效果。
这说明,美国不仅对全球发起了贸易战,同时也发起了金融战,造成多国货币崩盘,通胀飞涨,美国自己将宣传多年的“普世价值”亲手抛弃,追求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美国优先”,就是赤裸裸的短期利益,就是“钱”,根本不顾他国的合法利益,根本抛弃国际公约和正常规则。这是怎样的低俗与下作?是对美国国家信用的肆意践踏,也是对现代商业诚信文明的背叛。
背叛只能成为背叛者的墓志铭。美国的这种低俗与下作,加大损害了美国的国际形象和政府信用,各国政府与人民开始把美国和美元当瘟神,避而不及。相反,中国为各国带来的合作共赢的方案、倡议和实际支持与利益,必然强化中国和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当前的国际走势恰恰如此。
美国的贸易战、金融战希望在中国身上实现敲诈目标,美国公开邀请欧洲日本讨论如何迫使中国改变路线,但中国的系列“智怼”措施使得这些手段至今不能见效,至于迫使中国改变现行的政治经济路线更没有可能。于是美国就加大对小国、弱国下手,但这些国家可以收割的韭菜有限。而中国却奇迹般地平稳增长,美国应当对中国有新的认识和调整。可惜利欲熏心阻碍了正常思维。
最终,美国在经济、政治、国际信誉重创,国家信用丧失,“美国优先”的做派不得人心,穷兵黩武而自损,国际战略资源大量消耗;国际反美力量聚集、联合甚至走向联盟;美盟破裂,小弟分别与中国谈自贸,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正在瓦解。同时,在资本趋利推动下,欧洲、甚至美国企业纷纷投资中国、避开贸易战对产业链和利润率的影响,美国国内利益集团间矛盾加剧、反对声高企、甚至美股暴跌之下,美国必然改弦易张,中美两国一定能够迎来“深入合作+利益摩擦+不断调整”的局面。
决定中美最终关系的不是政治精英的意识,而是美国商人的利益,中国有能力、有机会给美国对华友好的商人足够大的利益,只要中美两国政治环境趋向改善,中国就能在“共和资本经济”层面给美国对华友好的商人带来巨大的机会。
而美国无法打败中国,对中国施压只能让中国更加清醒和奋发,促使中国变得更加强大。对于一个无法打败的对手,只有变为合作人,才最符合美国所有商人的利益。也许现在美国的政治精英难以放弃遏制中国的心愿,但最终在美国,商人的利益才决定政治。
中国的成长壮大是不用怀疑的,中国的国家资本主义体制的建立、以“自主货币生成机制”支撑的新型“共和资本经济”的强盛,也是必然的,我们面对的是以美国为首的国际金融集团控制的国家资本主义体制,未来的世界,最突出的,主要就是这两种国家资本主义体制的竞争。
中美两国的这两种“国家资本主义”在比什么呢?本质上,是在比谁的以“自主货币生成机制”支撑的“共和资本经济”发展的快、发展的顺利、经济规模更强大、拥有更多的投资货币。
(待续)
|
草根简介
|
|
陆航程,男,出生于1948年,曾任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执委、中国统战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领导决策参考》专家委员会常务理事。曾发表的文章:中央内部刊物《农村问题论坛》第十三期(1983年)《从承包经济看我国农业发展前景》;中央内部刊物《农村问题论坛》第二十期(1983年)《略论农业土地转让问题》;《新华社内参》第四十期(1983年)《从承包经济看我国农业发展前景》;“市场经济理论研讨会”(1993年)《经济社会化与社会化经济》;中央党校《党校科研信息》(1994年)《市场经济就是社会化经济》。个人邮箱:luhangcheng@163.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