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锦清
草根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走出书斋
-
曹锦清首页
图文搜索
文章标题
文章作者
图片标题
转型期我们的根在哪里(改革二十年回顾与展望之七)
2007/8/19 13:01:19
这个转型过程当中所面临的问题中,我觉的当属于社会心理问题在个别人身上强烈表现出来时最使人痛苦。 我们中华民族原有的体制,在近百年间进行不断修改,但是,基本框架不变,基本的对社会的管理发展不变,突然面临这样一个如此大的一个变化多端的市场经济社会,就遭遇到了空前的问题。当然在转型当中还出现了更多的社会.......
[阅读全文]
农村转型转向何方
2007/8/12 9:06:33
一1988年华东理工大学成立文化研究所开始,我即着手对农村社会的研究,至今已经有16个年头了。并不是说16年中我一直在研究农村问题,但可以说这16年中我一直在关注三农研究的进展。从95年、96年开始,尤其是97年以后,随着三农问题的持续恶化,三农研究逐渐成为显学。这门显学是建立在三农问题持续恶化的基础上的,一旦成为显学,就能形成一种社会舆论,加上三农......
[阅读全文]
农民的“三害”之苦
2007/8/3 17:09:51
《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简介:这是一本对中国痛之初、爱之深的书,一个上海学者为何要跑到中原去听农民诉说,乡村,对中国的现代化意味着什么?——“我是学历史的,又是农民之子,我以为在黄河边的村落内,能直接看到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与碰撞……当我们民族的一流头脑钻入全球化,现代化等等宏大译语世界之时,看看我们双脚所站......
[阅读全文]
书摘:《黄河边的中国》前言
2007/8/3 17:08:44
奉献给读者面前的这部书,可以说是《当代浙北乡村社会文化变迁》(1995年12月 第1版上海远东出版社)的姐妹篇。这对姐妹,神应契合,貌却相异。说其“貌异”,是 因为这两部书的调查范围、时间跨度与叙述体例各不相同;说其“神合”,是因为这两 部书有着共同的企盼,即为我们直接身处其内并搅得我们心神不宁的社会文化急剧变动 过程提供一点真.......
[阅读全文]
党国英:小议曹锦清的《黄河边的中国》
2007/8/3 17:00:43
学者观察现实社会,总是要在理论上实现由“复杂”到“简单”的“惊险一跳”,如果没有这样一跳,我怀疑学者的治学还有什么意义。 据说曹锦清所著《黄河边的中国》引起热烈反响,并受到很高评价。我也读了这本书,但说实话我对这本书受到一些人士的高度赞扬颇感意外。作者用很长的时间走访基层干部和农户,留下了大量记录,并将这些记录公之于世,.......
[阅读全文]
农民与乡村民主问题
2007/8/3 16:55:01
5月27日农民与乡村民主问题 上午,与老刘辞行。数日相处,别时依依。 此次蹲点调查,前后共六天。 回开封后,依然住在河大招待所。给盂、徐二兄挂电话,约晚上见面。我独自在旅舍整理调查资料。其中有若干问题需待进一步研究。 一、关于村民与村落。 北方平原上的村落人口规模,通常比南方大,甚至大得多。从村落中心到村落边缘的耕作.......
[阅读全文]
书摘:《黄河边的中国》前言
2007/8/3 16:52:28
奉献给读者面前的这部书,可以说是《当代浙北乡村社会文化变迁》(1995年12月第1版上海远东出版社)的姐妹篇。这对姐妹,神应契合,貌却相异。说其“貌异”,是因为这两部书的调查范围、时间跨度与叙述体例各不相同;说其“神合”,是因为这两部书有着共同的企盼,即为我们直接身处其内并搅得我们心神不宁的社会文化急剧变动过程提供一点真切的感受与切实的理解.......
[阅读全文]
书摘:《黄河边的中国》摘要(2)
2007/8/3 16:51:01
五、文化与信仰 1、意识形态的核心是确定善恶标准 一个社会的意识形态,核心是确定善恶标准。那么善恶标准的基础或根源在何处呢?它既不在个人之内,也不在社会之外,而在社会共同体内。……老庄的道,宋明儒学的理,释教的佛,基督教的上帝,伊斯兰教的真主,古希腊哲学中的逻各斯,近代西方哲学中的规律,便是用来奠定人间社会善恶的基石。然而,聪.......
[阅读全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页
草根简介:
曹锦清
1949年生,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86年在华东师范大学获硕士学位。曾任教于上海市城建学院,现为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院教授。著作有《现代西方人生哲学》、《平等论》、《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合著)、《中国单位现象研究》、《黄河边的中国》、《中国七问》等。其中《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一书是他与同事花了4年时间,在浙北的一个乡村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著成,该书曾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最新文章列表
更多>>
有健全的常识,才有好政治
02-15
到了回归传统的时候了
10-02
毛泽东和邓小平都会永久地活着
08-22
一个学者的毛邓转折年代
08-20
再造“语词”
08-17
百年复兴:中国共产党的时代叙事与历史使..
05-11
农民进城无保障 慎提土地私有化
11-27
百年复兴: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天命”的对..
07-11
中国式愤怒:市场异化VS.社会反抗
06-26
曹锦清:中国农民已经非常通情达理
05-25
最新评论
更多>>
摘录 因此,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在所谓语词..
曹锦清
摘录 我们不能把中国纷繁的、丰富的历史..
曹锦清
摘录 新民学仁 话语影响观念,观念影响..
曹锦清
摘录 新民学仁 从东方天地整体观来看,..
曹锦清
重新回到自身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建立一套新..
曹锦清
二十几年来政治学都围绕着第一个问题:党..
曹锦清
【管中窥豹--党大?法大?】 中国...
曹锦清
我们要率先肯定自身的常识理性,仅把西方..
曹锦清
22楼百科蒋: 自在乡野: 科举制很了...
曹锦清
自在乡野: 最后,说一下科举制产生的..
曹锦清
相关链接
曹锦清的博客专栏
统计信息
创建:
2007/8/3 14:55:04
文章:
53
评论:
593
链接:
1
访问:
490756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QQ513460486 邮箱:icaogen@126.com
CopyRight © 2006-2013 www.caoge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10479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