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对象: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交换价值的计算 |
评论人:
顾龙庵主
查看评论专辑 |
@gz3hua:
我所有的推论、公式都是基于前面博文所论述的基本观点“价值即能量”,否则,您一头雾水的感觉是可以预见的。
回到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既然都是劳动,则都需要消耗能量。因此,用能量的消耗来计量劳动量,逻辑上应该没毛病吧? |
2018-07-21 |
|
评论对象:
知识的实质 |
评论人:
顾龙庵主
查看评论专辑 |
眼见是实,人坚信亲身的经历。并没有排除相信其它途径得来的知识,比如,书本的知识,但相信的程度总不如对亲身经历的坚信。
当然用骗术做的局,只是利用人性弱点的手段罢了,这并不会影响对一般规律的研究。 |
2018-07-21 |
|
评论对象:
知识的实质 |
评论人:
hwbzj1966
查看评论专辑 |
眼见是实,人坚信亲身的经历。
===============================
现在世界上有一类人,叫骗子。碰到他们你还敢坚持上面的看法吗?人是最虚伪的动物。表面与内心经常是相反的。 |
2018-07-21 |
|
评论对象:
引擎:交换价值放大器 |
评论人:
顾龙庵主
查看评论专辑 |
因以笔名“新谷酿酒越陈越香”申请评论员资格在先,而申请博主资格时,又只允许采用四个字的笔名,只好另领取笔名“顾龙庵主”。为统一起见,从现在起,本博主打算一律使用“顾龙庵主”的网名来发博及评论。谢谢。 |
2018-07-09 |
|
|
|
|
评论对象:
利润:剩余价值的分配 |
评论人:
新谷酿酒越陈越香
查看评论专辑 |
@gz3hua
是啊,有可能无价值,也有可能错。可要是万一正确呢? |
2018-07-02 |
|
评论对象:
利润:剩余价值的分配 |
评论人:
新谷酿酒越陈越香
查看评论专辑 |
@gz3hua
莎士比亚说: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恐怕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马克思。这很正常,要不早就世界大同了。
伯乐的故事好像说的是一匹没人要的烂马,却被伯乐认定为千里马。最后还感叹说:世上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
2018-07-01 |
|
评论对象:
利润:剩余价值的分配 |
评论人:
新谷酿酒越陈越香
查看评论专辑 |
我是在1995年11月15日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讲,能被党接纳是一种荣耀,而从信念的程度上讲,那时的我最多也就是一位追随者。可是在写完《经济学能量观》后,我却不知不觉证明了“物质极大地丰富”的可实现性,因而自然而然地也变成了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了。
顺便说一句,我在我们班级的群里,被一部分同学们“尊”为“陈克思”。 |
2018-07-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