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对象:
能量守恒定律在经济学里的逻辑 |
评论人:
hwbzj1966
查看评论专辑 |
回207楼顾龙庵主: 40年前,一把铁匠铺生产的铁锹值2块钱人民币,现在一把用冲床生产的铁锹值20块人民币,是咋回事啊?按照你们的理论,交换价值就是交换价格,现在的价格应该便宜到2分钱才对啊,如何来解释呢?怎么交换价值变小了,交换价格反倒变大了呢?
===============================
有一个问题你忽视了,就是通货膨胀。当年的货币发行量与现在的货币发行量是多少。当年的货币体系与现在的货币体系。能够比较吗?这样说吧。现在章丘的人工铁锅,与机器生产的铁锅,哪个更贵。能够比较一下吗?
你的那个能量体系的计算方法。单独计算的时候,很容易。但是如果在大量的交换过程中就麻烦了。如房屋与汽车之间进行交换。计算一下房屋多少焦耳。汽车多少焦耳。一个商场中成千上万的商品。各自是多少焦耳。那是一个多大的麻烦。你想过吗?还是用货币吧。 |
2019-02-15 |
|
评论对象:
能量守恒定律在经济学里的逻辑 |
评论人:
hwbzj1966
查看评论专辑 |
回205楼顾龙庵主: 如果用马克思的“社会无差别化的必要平均劳动时间”来计量两者的抽象劳动,理论上存在但实际上是很困难的,这也是被后世经济学者诟病的地方。
改用”焦耳“来计量价值,尽管仍然复杂,但比用“社会无差别化的必要平均劳动时间”来计量要容易得多。具体方法如下:
1、一个上午步行的抽象劳动量等于早上你吃的早饭所摄入的热量(假设摄入的热量正好全部被消耗掉了,没有结余,也没有消耗身体里的结余);
2、一个上午开车的抽象劳动量等于早上你吃的早饭所摄入的热量,加上所消耗汽油的总热量,加上制造这部汽车所消耗的抽象劳动的总能量在这个上午的分摊。
==================================
如果用无差别劳动来计算,就是用货币。如步行40公里是一天的消耗。所需要的食物的价格去支付的货币数量。与开车40公里只需要半小时,所需要支付的价格,如汽油,损耗,吃饭等等所需要支付的货币的数量。汽车要少得多。在我们这里城里做公交车,40公里只需要2元钱。如果步行一天的话。需要几十块。哪个更省钱。
如果改用焦耳的话,就算方法就复杂多了。当然还有一个更麻烦的事。你的这一天的饭钱是如何得到的,没法说清楚。用服装换手机。服装是多少焦耳,手机是多少焦耳?怎么确定?还是用货币更省事。 |
2019-02-15 |
|
评论对象:
能量守恒定律在经济学里的逻辑 |
评论人:
北安
查看评论专辑 |
回:
资本按来源说:是剩余价值的积累。
资本按用途分:为支配他人劳动的凭据。
剩余劳动是扩大再生产及社会发展之必需,如果为私人占有则为剥削。
资本(资金)是生产要素之一,如果私人占有,那么就成为剥削的凭据。
剥削即是道德问题也是一个历史过程。
博主指出的价值与价格的内在矛盾是有意义的,我们虽然还不能用劳动时间或能量消耗精确计量,但按劳分配的原则告诉我们:应该尽量将权力、等级、资本等非劳动因素排出在外或降低其比重。追求劳动交换的公平才有正面意义。 |
2019-02-14 |
|
评论对象:
能量守恒定律在经济学里的逻辑 |
评论人:
顾龙庵主
查看评论专辑 |
@216楼泄思悦脑:
根据《经济学能量观》,所有的工业产品以及服务业的产品和服务都是广义能源工业(包括大农业、煤矿业、石油业、发电业等)的剩余价值的有形和无形的表现。
而且,只有上述的广义能源工业才会产生剩余价值。 |
2019-02-14 |
|
评论对象:
能量守恒定律在经济学里的逻辑 |
评论人:
顾龙庵主
查看评论专辑 |
@213\214\215楼
铁锹的具体价格不是重点。按照你们交换价格就是交换价值的观点,既然现在的铁锹的交换价值降低了,铁锹的价格应该下降才符合逻辑呀! |
2019-02-14 |
|
|
评论对象:
能量守恒定律在经济学里的逻辑 |
评论人:
北安
查看评论专辑 |
1、一个上午步行的抽象劳动量等于早上你吃的早饭所摄入的热量(假设摄入的热量正好全部被消耗掉了,没有结余,也没有消耗身体里的结余);
2、一个上午开车的抽象劳动量等于早上你吃的早饭所摄入的热量,加上所消耗汽油的总热量,加上制造这部汽车所消耗的抽象劳动的总能量在这个上午的分摊。
---
哈,假定拉磨只能靠人力丶畜力。那么开完汽车一小时,可以翘着二郎腿看人拉磨一天啰?
按马克思看来,汽油、汽车都属于资本,而资本本质上是社会的产物,因此不应该成为个人交换的砝码。 |
2019-02-14 |
|
评论对象:
能量守恒定律在经济学里的逻辑 |
评论人:
顾龙庵主
查看评论专辑 |
@208楼泄思悦脑:
归根到底,所有的资源都是天生的。难道粮食不是天生的?铁矿不是天生的?人不是天生的?人的劳动只是让天生的东西,更符合人的生存和繁衍而已。
《经济学能量观》是一种用自然科学的原理来解释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的学说,在它的框架下,经济过程被理解成能量在时间轴上的摄入、存储、耗散的过程。《经济学能量观》认为:经济学其实只有两个独立变量,一个是能量;另一个是时间。
如果按照你的说法:“油的热量是天生的,只能计采油的劳动量。采油的劳动量涉及工具、技术、知识等,一直要追溯到原始人。劳动创造世界,但什么劳动、多少劳动创造什么、多少世界说不清,钻入死胡同。把劳动換成热量也差不多。 不如换个角度,什么、多少劳动可拿多少钱?”,你就找不到“剩余价值”出自何处。也就是说,按照你的理论是不可能有利润产生的。
至于原因,请详见我于2018-06-21发表的博文《剩余价值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和2018-06-27发表的博文《再谈剩余价值》,这里我就不再作更多的解释了。
另外,即便按照你的“劳动值多少钱”来计量,也还是没有跳开劳动的计量问题以及劳动与钱的关联问题。 |
2019-02-14 |
|
评论对象:
能量守恒定律在经济学里的逻辑 |
评论人:
北安
查看评论专辑 |
回197楼泄思悦脑: ; ; 步行和汽车的抽象劳动各是多少?或者把二者也平均一下,又是多少?
----
如果步行、开汽车都是一小时,那么抽象劳动都是一小时,所以抽象劳动(价值)一样多。
如果由此发明、发展技术而减轻人们的劳动强度,那么这就是商品交换、市场经济的正面意义。
如果由此垄断汽车,使开汽车的高人一等,那么就是市场经济负面的部分。
那么步行、开汽车都是一小时,谁付的体力(能量)更多?或许是步行,那么步行的应该多吃点。但人除了物质需求还有精神需求,总不能能量消耗多就看戏曲表演也座前排吧?
鸟儿在天上飞,计效自己的付出与收获吗?蝉虫几年地下一夏争鸣,有过功利性的考虑吗?可见人对公平的渴望产生与不公平的环境。因此社会主义不仅要消除阶级的对立而且致力与缩小三大差别,使人们实现真正全面的平等。 |
2019-02-14 |
|
评论对象:
能量守恒定律在经济学里的逻辑 |
评论人:
顾龙庵主
查看评论专辑 |
@202楼gz3hua:
你说:“用冲床生产的铁锹,比铁匠铺生产的铁锹要便宜的多”
======
40年前,一把铁匠铺生产的铁锹值2块钱人民币,现在一把用冲床生产的铁锹值20块人民币,是咋回事啊?按照你们的理论,交换价值就是交换价格,现在的价格应该便宜到2分钱才对啊,如何来解释呢?怎么交换价值变小了,交换价格反倒变大了呢?
你们真的觉得用交换价格来计量交换价值靠谱吗? |
2019-02-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