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对象:
国家信用与金融信用资产 |
评论人:
huluseng
查看评论专辑 |
少扯什么国家信用吧,一个滥印钞票,靠地皮来搜刮民脂民膏的集团有什么信用可言。我们都是被强奸的阶级,因为没法反抗而忍着,还指望对方有什么信用? |
2019-05-24 |
|
评论对象:
“实体经济”高度发展推动“资本经济”升级 |
评论人:
wysh121
查看评论专辑 |
中美贸易战争,从资本的角度来看,是中国资本与美国大利益资本的斗争,从资本斗争的本质上,是中国的国家资本与美国大利益资本的斗争。“ 在更高维度上看,中国与美国的较量,本质上就是中国与“国际垄断资本集团”的较量,实质是“中国资本”与“国际资本”的较量,决定胜负的最终看谁能用最低廉的成本获得更大的资本量。这个“中国资本”显然不能是“中国私有资本”,而必须是“中国国家资本”,否则一定会输得很惨。即使在产业层面,也是资本的对决。”——看不清这点,斗争就会弱化,就会泛化,甚至失败。国家资本不仅包括国有资本,也应包括国内的大私有资本,如华伟等。 |
2019-05-17 |
|
评论对象:
东西方必然联手面向全球发展“共和经济” |
评论人:
wysh121
查看评论专辑 |
他们就是内外配合改变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的一元化领导结构,建立“国际垄断资本”控制中国顶层经济权力的“二元结构”,最终形成“国际垄断资本集团”对全球的“一元化”控制。这就是“西经”意识形态企图在全球推广美国模式的真正含义,让各国政府都成为“国际垄断金融集团”的工具。——对一个国家的金融控制,特别近年来美国对中国金融的控制欲望达到顶峰,是国际垄断资本集团最基本的动力与本质。美国总统不过是这些大资本集团的打工仔。所以,中国要严防国际垄断资本集团对金融的各种各样方式的直接的间接的控制。 |
2019-05-09 |
|
评论对象:
“资本”能够扮演哪些身份? |
评论人:
北安
查看评论专辑 |
剩余价值是指:劳动者可以创造比自身劳动力价值更大的价值。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过去、现在和将来剩余价值(劳动)都会存在。否则社会没有积累又如何发展?例如,在封建社会剩余劳动用地租等形式来体现,将来取消了货币甚至可以不要仓储而按需即时生产,那么生产工具、机械、厂房等仍然是剩余劳动积累的结果。因此不在于有没有剩余价值,而在于谁占有和支配由全体劳动者和参与者共冋创造并积累的剩余价值。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剩余价值在多数情况下用货币的形式表现并通过市场的形式实现,但某些或某类产品,人们需要但不能在市场实现价值或完全实现价值,那么就需要人为的干预。如此便有了政府投资、财政补贴政策等等行为的必要。由此"印钱"不是凭空,而是有产品或生产能力的物质支撑。
但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总有矛盾的一面,即表现为积累与消费矛盾。在现实中,剩余劳动(积累)用货币形式表现,具体又体现在不同的产品和分类的生产能力上,用哲学的语言叫做:一般与个别的矛盾。因此要讲求投资或发钱的精准。
|
2019-05-05 |
|
评论对象:
《中美两国广义货币M2与GDP比值相差一倍说明什么》第二稿 |
评论人:
mikezc123
查看评论专辑 |
这个问题写的很清楚很好。中国的工业建筑行业交通行业农业等都是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低的行业。像美国的金融保险证券以及期货投机行业。只需很少的保证金。。
另外,美联储发行了多少货币?都到哪去了?百年前美元流通多少?几十亿百亿美元?到今天呢?可美联储的账户却很小。都去哪了?所以,那些言必称美国的所谓写手, |
2019-05-03 |
|
评论对象:
《中美两国广义货币M2与GDP比值相差一倍说明什么》第二稿 |
评论人:
huluseng
查看评论专辑 |
蔡印钱先生的理论里面就是印钱一招,在他看来,发展经济就只有一招,就是巧立名目地不知廉耻地“印钱”,4万亿不给力,就印50万亿,再不行多加几个零,再印个5万万亿....哈哈
我劝蔡印钱和他的信徒们先搞清楚一点,印钱其实就是增加全民债务,因为钞票是要兑现的,一分钱不值的白纸变成百元大钞,印钱中间平白无故增加的利润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从社会其他成员的储蓄里抢劫而来的。印得越多,抢得越多,通货膨胀就是合法抢劫民众财富。如果是按照人头来派发新钞票,这也算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吧,我们老百姓唯一支持这种公平的印钞方式。
但是你看看过去40年里控制印钞机的那帮权贵们都是怎么印钞的,老百姓是碰不到新钞票的,碰新钞票必须贷款。权贵们,资本家的私人企业可以轻轻松松地搞到新钞票,后来甚至直接搞个什么股票上市,弄个什么虚假的估值就可以股权抵押拿到新钞票了。合着就是从全国13亿老百姓的存款里抽血,然后输血给少数权贵们。现在广大中国民众已经达到了债务上限,也就是全民负债,而且是一辈子才能换完的债!你还TM要印50万亿,是想收下辈子的债吗? |
2019-05-03 |
|
评论对象:
全球经济衰退,是“资本生产”的败落 |
评论人:
hwbzj1966
查看评论专辑 |
里根、撒切尔之所以推动国有企业“私有化”,就是有经济学家用“微观经济学”中,私人企业生产效率高于国有企业作为根据,证明,只有实现“私有化”,才能提高整体经济的生产效率。
======================================
私人企业,微观经济,看起来生产效率高。都是由于企业之间没有统一安排。容易出现重复生产,产能过剩,如某种产品出现需求,大量私人企业蜂拥而上,结果就是出现产能过剩。出现这种情况,造成大量企业破产。从这方面可,私人企业的效率就大大降低了。而国营的企业,宏观上有一个整体的安排。需求多少就生产多少。不会出现重复生产,就不会出现企业破产。从这方面看,效率是高于私人企业的。
因此,从微观说看,私人企业效率高;但是从宏观说看,但是由于企业之间的大量破产,把这种效率就抵消了。而国营企业,从微观上看效率比较低。但是从宏观上看没有那些大量破产的企业。因此效率就提高上去了。
总之,从微观上看,私企的效率高,从宏观上看国企效率高。而宏观比微观重要的多。 |
2019-05-02 |
|
评论对象:
“聚集经济”与政府投资 |
评论人:
wysh121
查看评论专辑 |
作者文章中的新名词层出不穷。聚集与集聚是有着不同的含义的。聚集应表现为一种整合与集中,集聚表现为一种自然的收缩集中过程。所谓聚集经济不过是政府的主观作为或计划调节的经济。 |
2019-04-26 |
|
评论对象:
中美“资本经济”从对决到合作 |
评论人:
wysh121
查看评论专辑 |
作者在谈到中国与美国贸易战争的时候,说:“不要因为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战中对敲诈、封锁、遏制手段的运用,就把美国看作成敌人,中美两国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种观点似乎不能完全苟同。虽然,在这一过程中不能把美国当成敌人,但也决不能当成朋友。那种认为只要中国放弃一些东西,就可以换取美国的止战,很快走向合作,只能是书生之意。美国发动贸易战的目的是什么?美国针对中国发动贸易战的目的又在哪里?合作是目的吗?肯定不是!所以,美国的真实面目就在于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发号施令,吸取血液。合作只能不得已罢了,不得已的合作只能引起更大更多的吸血行动。
另外,作者把中国的国有资本与美国的私有资本平起平座,是严重地混淆了二者的性质,及资本的作用等。否则就会让世人滑向资本的深渊而无法脱身,也会让作者以前的观点大打折扣。 |
2019-04-24 |
|
评论对象:
中国房地产与“资本经济”效应 |
评论人:
qianqianhaili
查看评论专辑 |
“两不愁三保障“一一提得好 、及时!点赞下!希望在保证稳定就业上、在农业的引进引导引领上 这两个线条上下些功夫。使基层民众有稳定生活来源,并且生存成本降低,这些落到实处。谢谢! |
2019-04-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