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评论对象:
中国地方治理危机及其体制根源 |
评论人:
shalako
查看评论专辑 |
35楼 那蓝河蓝:
反对毛泽东的人挺可怜的、跟死人都过不去、活着还有啥意思、
***
"那蓝河蓝"先生,你这是在说毛主席。
他老人家在世的时候,跟中国的古人大多过不去,如全国批判孔老二/孟老三什么的了;他老人家去世这么多年了,你还这么耿耿于怀地指责他,不合适。
|
2016-11-30 |
|
评论对象:
中国地方治理危机及其体制根源 |
评论人:
shalako
查看评论专辑 |
这是治理国家"仅仅追求实质正义,而放弃或忽略程序正义"的必然结果。就是通常说的那句话:"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5
i
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土改,其目的为了实现"农民拥有自己的土地"这一"正义的目的",而操作手段的实质更类似掠夺。这种背弃人类基本道德规范的行为,作为社会剧变时的一种"无奈的非正义手段", 或也是无法避免。
但如何"具体操作", 却会对中国社会产生不同的长远影响。
ii
简单地说,在日常生活的某些特殊情况下,在不得不/或一时冲动做了违背自己/社会道德准则的事之后,人对自己行为有两种不同的反省方式:
1)感到很愧疚,告诫自己日后不再做类似的事情;
2)感到自己特聪明,挣脱了社会道德标准的约束,日后有机会还会再做类似的事情。
两种心态,造就了两种不同的人。
iii
中国土改时期,政府具有的是第2)种心态:仅仅因为自己"目的"的正义性,就忽略了自己行为对人类社会基本道德标准的摧残。具体操作时,非但没有愧疚感,还觉得理直气壮,理所当然。
这样的行为及心态,并没有因为土改的结束而消失,而成为日后治国的首选方式(或以其他的方式反映到治国的理念及措施中去)。结果,给社会带来的长久持续(直至今日)的难以消除负面影响。
本文中论述的当今中国社会的种种不良现象,可以归宿到政府土改时心态及日后的延续。
|
2016-11-30 |
|
|
|
评论对象:
中国地方治理危机及其体制根源 |
评论人:
shalako
查看评论专辑 |
那蓝河蓝:
你一定熟读毛选了。
你能具体说说你的论点么?熟读毛选后,你分析问题/论述自己观点的能力一定有了长足的长进,不会仅仅只用几句口号招呼。 |
2016-11-30 |
|
评论对象:
中国地方治理危机及其体制根源 |
评论人:
bbfactor
查看评论专辑 |
哈哈哈.........老傻:您在草根网被这个踢一脚,被那个抽嘴巴,但脸皮可就是这么厚实,不觉得疼。您懂中国“蜀犬吠日”成语吗?实质那意思还不如您玩得过火呢,您居然能在挨踢挨抽的情况下,没一个人给您好脸色的环境里还能这么顽固反华,可以说是毅力超强。
要不,您再谈谈南海和菲律宾?要是觉得南海和菲律宾实在提不起来,那就再谈谈美国大选也成。 |
2016-11-30 |
|
评论对象:
中国地方治理危机及其体制根源 |
评论人:
shalako
查看评论专辑 |
那蓝河蓝:
毛泽东的伟大是为共产主义理想、全人类劳苦大众解放、不懂、看毛选、
***
写那么一套书,其中许多道理无人照着做,自己都不照着做。而一些照着做后,却出了麻烦。
现在结婚还时兴送毛选么?不想要都不行。 |
2016-11-3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