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对象:
《易经基本原理与现实性运用》(一) |
评论人:
公民思想者夏绍春
查看评论专辑 |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 |
2015-09-28 |
|
评论对象:
《易经基本原理与现实性运用》(一) |
评论人:
公民思想者夏绍春
查看评论专辑 |
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变者也。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无咎者,善补过者也。是故列贵贱者存乎位,齐小大者存乎卦,辩吉凶者存乎辞,忧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是故卦有小大,辞有险易;辞也者,各指其所之。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
2015-09-28 |
|
评论对象:
《易经基本原理与现实性运用》(一) |
评论人:
公民思想者夏绍春
查看评论专辑 |
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従;易知则有亲,易従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
2015-09-28 |
|
评论对象:
《易经基本原理与现实性运用》(一) |
评论人:
公民思想者夏绍春
查看评论专辑 |
《易经》十翼之《系辞》比较全面性概述了:易经的基本原理与实践性运用。
我就简单的摘要一些关键性文本资料:作为补充说明。
系 辞 上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
2015-09-28 |
|
评论对象:
《易经基本原理与现实性运用》(一) |
评论人:
公民思想者夏绍春
查看评论专辑 |
tianyuanke:
不要人云亦云,不要自以为是。
易经自古以来就有理义和象数之别。
易经的哲学高度已经毋庸置疑了。
但其中的科学原理,却是很少弄懂的。其中从业者更是良莠不齐,真假混杂。
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实证就不能信口胡说。
本人研究并实证过十来年,感觉其中蕴含玄妙的科学道理。其中的准确率甚至要远远高于现代医学一类的科学。
这些东西,不知道博主去研究了吗?去实证了吗?
2015/9/28 14:58:09
谢谢你的关注与评论。
我当然是继续过四十几年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性验证。
阴阳八卦、吉凶祸福预测、生辰八字算命,夜观天象,风水学、地理堪舆学等等方面,基本不敢是【精通】,可以说:略知一二。
这些方面现在基本都是:末流道术而已。不值一提。
我现在研究、探索与总结的《人类社会经济学》本质性就是:易学经济学。
而且已经实践性验证与理论性证明、建言献策二十几年了。
知行合一,理论结合实际、理论联系实际才是【易学】的:本体与核心。
不过,你说的:【理义和象数之别】的这个【自古以来】就已经不是:真正的易经源头活水啦!
是《易经》的支流与解读与应用方式与方法而已。
是:汉朝以后的“古代”了。
所以,不足为凭。 |
2015-09-28 |
|
评论对象:
《易经基本原理与现实性运用》(一) |
评论人:
公民思想者夏绍春
查看评论专辑 |
曹耀成:百强评论特别贡献
愚以为,“不易”有“天不变,道亦不变”(董仲舒语)的含义,也有不容易的意思。“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谁能轻易明白道,谁能轻易说清道,谁能轻易遵循道? lcl555888最喜欢玩弄概念,可 lcl555888要说清什么是人,什么是天,什么是社会主义,也是难上难。把《道德经》、《易经》背得滚瓜烂熟的人在社会实践中也难免碰壁,这都说明不容易。社会主义运动数百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数十年,人活了一辈子,说不清社会主义,特色社会主义,人,人性,也都是不容易的缘故。
2015/9/28 13:38:29
曹兄:你的的确确看到了:不容易 之本质性原因。
因为:不容-易,或者说:容不下【易】,当然就:不容易啦!
如果:容得下【易】,对于【易】学而习之,就是:容得下【易】了。
最后就必然是:容易与【太容易了】。
容得下【易】就:容易。
容不下【易】就:不容易。 |
2015-09-28 |
|
评论对象:
《易经基本原理与现实性运用》(一) |
评论人:
公民思想者夏绍春
查看评论专辑 |
我们相信未来:百强评论特别贡献
人们了解了自然发展规律,了解了人体的自然成长规律,但是人们没有了解到人自身的思维规律和思想发展规律。就是说人的思维路径应该有一个可以遵循的自然规律,我说的是:“思维之道”或者说是:“思想之道”,更深层的说是灵魂运行规律。我们现在的思维路径和思维方法处在受阶级社会环境严重影响的异形思维状态,不是自然发展的思维状态。而老子的思维才是最佳的自然思维状态,所以才有《道德经》问世。如果我们的思想家能够著出近似于《道德经》的书,人类才有可能摆脱阶级社会的束缚。其前提是现代思想家必须准确掌握“思维之道”和“思想之道”。
2015/9/28 11:34:45
谢谢你的关注与评论。
这样的思维之道就是:天地自然之道。天地人客观自然规律之:道与理。 |
2015-09-28 |
|
评论对象:
《易经基本原理与现实性运用》(一) |
评论人:
公民思想者夏绍春
查看评论专辑 |
草原新雨:特别贡献
我想好好学学易经。
2015/9/28 10:25:53
易经:是易学的系统化整理与归纳的:外在表现。
其实。我们每个人每一天的生都与【易经】密不可分。
这就是“百姓日用而不知”。
可以这样说:易经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易经。
所以,日常生活与社会生活中可以:学与习:易经与易学。
而不是:书本知识的《易经》。 |
2015-09-28 |
|
评论对象:
《易经基本原理与现实性运用》(一) |
评论人:
tianyuanke
查看评论专辑 |
不要人云亦云,不要自以为是。
易经自古以来就有理义和象数之别。
易经的哲学高度已经毋庸置疑了。
但其中的科学原理,却是很少弄懂的。其中从业者更是良莠不齐,真假混杂。
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实证就不能信口胡说。
本人研究并实证过十来年,感觉其中蕴含玄妙的科学道理。其中的准确率甚至要远远高于现代医学一类的科学。
这些东西,不知道博主去研究了吗?去实证了吗? |
2015-09-2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