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对象:
别争了,这才是中医的五脏! |
评论人:
郑雪昭
查看评论专辑 |
中央阴阳相交,而生土。土无专位,散列四维。四维皆赖土以生。
血液处于身体的核心部位。肝心、肺肾,四脏皆赖“血”以生,其作用力也是施于“血”上。“血”的地位,同“土”一致。 |
2016-09-14 |
|
评论对象:
别争了,这才是中医的五脏! |
评论人:
郑雪昭
查看评论专辑 |
文中有一段话,不一定正确,但是很大程度存在。
=============
有了前面“中医心脏”和“中医脾脏”的教训。大家是不是对那个用来呼吸的肺脏也迷惑了啊?有人会说,顶你个肺啊;你这算哪门子歪门邪道啊。中医不像中医,西医不像西医。正宗的中医绝对不会承认你的结论。中医根本没有细胞概念,用细胞的概念来诠释中医;你这是欺师灭祖;所有的中医都会和你划清界限的。其实,若真有持有该看法的所谓中医,才是中医界的悲哀。这样的中医就像腐儒一样,死抱着圣人之言,却将圣人之精神丢得无影无踪。这节操,才是真正的欺师灭祖啊。 |
2016-09-14 |
|
评论对象:
别争了,这才是中医的五脏! |
评论人:
郑雪昭
查看评论专辑 |
黄帝内经,我翻看的次数比大多数人都多。自认为从哲学角度理解也比多数人深。
我之所以能写出此文,是因为和经济学互参的原因。
我们的经济体跟人体一样,也有自己的五脏。从医学入经济学,经济学再验证医学。所以才有了对此文的理论自信。
经书不会给大家解决所有问题的。经书要能解决所有问题,也不会有中医目前的困境了。不是吗? |
2016-09-14 |
|
评论对象:
别争了,这才是中医的五脏! |
评论人:
郑雪昭
查看评论专辑 |
唯书不如无书。
这里的中医五脏实际上是五脏的形体。真实的五脏是功能。但是就如“神要附形”一样,五脏的功能要附在五脏的形体上。附在什么样的形体上呢?附在解剖学的五脏上呢?还是附在我所述的五脏上呢? |
2016-09-14 |
|
|
评论对象:
别争了,这才是中医的五脏! |
评论人:
风行九天
查看评论专辑 |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
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
2016-09-13 |
|
评论对象:
别争了,这才是中医的五脏! |
评论人:
风行九天
查看评论专辑 |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忧伤肝,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
2016-09-13 |
|
评论对象:
别争了,这才是中医的五脏! |
评论人:
风行九天
查看评论专辑 |
歧伯对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
2016-09-13 |
|
评论对象:
别争了,这才是中医的五脏! |
评论人:
雷渊默
查看评论专辑 |
郑先生已经很努力,但是能力显然不够!
其实答案我已经都写出来了,愣是没有人反应过来!科学素养严重不足,又被错误传统误导严重!
只能等时机了! |
2016-09-13 |
|
评论对象:
别争了,这才是中医的五脏! |
评论人:
风行九天
查看评论专辑 |
发个段子先。
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藏府,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谿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 |
2016-09-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