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对象:
如果陈云在世,面对今天的房价疯长他有办法吗? |
评论人:
终成正果
查看评论专辑 |
关于楼市,也不用大吵大闹的,因为目前涨的主要是一线特大城市,二三线城市还这样。一线特大城市是人才与精英荟萃地,竞争激烈,收入高者众多,所以房价亦易被追捧,再加上炒作,价格离谱也正常。一般人为什么非挤破头到一线大城市去生活呢?不悲催嘛。就是这种趋之若骛的心态与潮流,导致人流不断汇集大城市,形成大城市房价奇高。 |
2016-10-14 |
|
评论对象:
如果陈云在世,面对今天的房价疯长他有办法吗? |
评论人:
q700220
查看评论专辑 |
转——
从2008年至今,央行的总资产仅从19.9万亿元增加到33.4万亿元,但广义货币M2却由47.5万亿元增加至2015年底的近140万亿元,增速远超央行资产增速。
所谓“货币超发”是指M2规模和增速超过同期GDP,由于过多的货币流动性会带来通胀和资产泡沫。
1995年以中国人民银行法出台为标志,开始形成独立于财政政策的货币政策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理念,就是货币发行规模要跟经济增长保持平衡。
但实际上从1995年开始,M2的规模与增速便长期超过同期GDP,并成为存在至今的一个特殊现象。也正是在这一年,中国金融体系内首次出现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大于贷款余额的“存差”现象,并在此后多年迅速扩大,形成了奇迹般的超高储蓄率。(由于广义货币M2在扣除央行基础货币M0后,本质上是“各类存款”)
在出口商品潮水般增加的同时,剧增的企业出口收益由于无法被国内市场所消化,被动形成了体量庞大的储蓄存款:整体储蓄率从1992年的38.8%升至2011年52%的同时,企业储蓄率从32.2%上升至42.8%。
而在中国的外汇管理机制下,贸易顺差形成的外汇占款激增,又倒逼央行基础货币发行规模的急剧扩张,数据显示,中国外汇占款从1990年的599亿元,急剧扩张至2011年的25万亿元,增长近423倍。
为了避免巨额的基础货币投放所带来的通胀和资产泡沫,在此后多年的货币管理中,央行在金融市场中的主要功能就是“流动性回收”——以巨额央行票据和超额存款准备金政策对冲“被动超发”的流动性。自2003年央行票据发行至2011年8年间,央行对冲操作抵消了近80%外汇占款所带来的基础货币投放,未回收货币约5.5万亿元。
在央行调控下,2000年以来的M2增速基本在高于名义GDP增速4%左右波动,不过,就在这套操作日渐娴熟之时,另一个“货币创造者”出现了,那就是以房地产抵押信贷为代表的“广义信贷”(债权融资)体系。
在1990年代中期广义货币(M2)增速超过名义GDP增速后,2008年开始又出现了广义信贷增速超过广义货币的现象。
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出让模式、银行业传统的抵押融资操作,以及迅速膨胀的房地产市场规模所共同构成的“土地银行”模式,迅速“接棒”外储货币,成为金融市场中日益重要的货币创造者。 |
2016-10-14 |
|
评论对象:
如果陈云在世,面对今天的房价疯长他有办法吗? |
评论人:
onlyyu
查看评论专辑 |
如果陈云在世,面对今天的房价疯长他有办法吗?
房价疯涨的根本原因就是:大企业过多集中在一二线城市,造成税收基础设施公共福利都在一二线城市,这样小城市就业机会少,花钱都买不到公共服务,从而更向大城市集中…… |
2016-10-14 |
|
评论对象:
如果陈云在世,面对今天的房价疯长他有办法吗? |
评论人:
q700220
查看评论专辑 |
28楼
用国债来吸纳【过剩资本】。
这个办法呢?有理论上的障碍:由于受到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的【理论毒害】,始终错误的认为:
A、错误认为,国债是个【债务】问题,给国家添加了债务负担;
B、错误认为,国债给国家增添了【利息】负担;
----事实上,消费类国债,是国家层面的宏观金融类工具,实质是个货币问题。
----它的作用就在于:吸纳过剩资本,转一个身,变为国家层面的【消费类货币】。
消费类国债的实质是什么呢?是:社会财富再分配。
至于什么国债利息,根本不值一驳。
---- 国债利息,跑得过CPI+PPI 吗?
---- 假设:国债利息,跑得过CPI+PPI之和。那么,有印钞权的国家,国债利息,是个问题吗?
————————
————————
上述观点,非愚即恶,信其愚
蒙昧愚蠢
这恰恰正是【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核心要义
不懂货币
看不到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欺世拱卫的东西【央行私有】——纸币时代国家创生货币的公权力迷失(原理性背反社会主义)
国债货币是【迫使政府借钱经世济民】的货币制度——纸币时代荒谬绝伦
中国当代菜论之菜——纸币时代不懂国债,倾心强国心倾国债 |
2016-10-14 |
|
|
评论对象:
如果陈云在世,面对今天的房价疯长他有办法吗? |
评论人:
偷闲看花
查看评论专辑 |
当代世界,时代经济金融环境发生巨大深刻变化,面对新的经济问题需要新的经济理论与对策。不是你宋鸿兵一句“紧缩银根+储备物质”就能平抑物价,特别是对资产价格问题的分析与处理,更是南辕北辙。一句话:宋先生,你out了! |
2016-10-14 |
|
评论对象:
如果陈云在世,面对今天的房价疯长他有办法吗? |
评论人:
偷闲看花
查看评论专辑 |
弗里德曼和萨缪尔森等人注重自由市场,斯蒂格利茨强调政府计划调控。而陈云早在建国初期就提出了“大计划,小自由”的经济工作指导思想,既强调政府调控,又注意自由市场。要是有陈云、薛暮桥、南汉宸这样的老将在,还会有今天中国高房价难以控制的问题存在吗?
======房价等中国国内人民币本币资产价格上涨,是兑现中国经济规模增长红利的表现。房价问题的实质是国民收入增幅没有跑赢房价上涨幅度,即国民收入再分配机制缺乏或不合理。 |
2016-10-14 |
|
|
评论对象:
如果陈云在世,面对今天的房价疯长他有办法吗? |
评论人:
新超越
查看评论专辑 |
“谁能解释中国在建国初期治理通货膨胀的成就,就足以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弗里德曼
======
小弗档次太低,解释这么点屁事就获诺奖,这诺奖也太不干人事了。一个“短缺经济”下通过公有制组织体实行全面的“国家定价之配给制”,有什么好说滴。
假如中国目前的房地产业全是国有集体企业,国家就硬性定一个相对固定的价格,而且还只能一家一房地配给,看看能有什么所谓的住房价格大涨? |
2016-10-1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