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带一路”为主体的国际化公司
2017-08-25
新华网北京8月18日电 8月17日,由新华网主办的2017第七届中国能源高层对话在北京召开。论坛聚焦“中国能源变革与合作”议题,对我国能源产业变革与合作背景下逐渐衍生的清洁能源、储能技术大发展、能源互联网、能源金融等新业态展开深入讨论。中国产业经济学家白益民出席对话,并以“一带一路”产业组织者为主题展开演讲。
中国产业经济学家白益民出席对话并演讲
白益民介绍,华信公司主要是从资源端,到物流端,到产业端,到贸易端,以及跟金融的结合,把它构建起来,是以“一带一路”为主体的国际化公司。
据悉,从资源的开发到销售,华信收购了欧洲的加油企业、物流企业。现在华信一年的营业额有3000亿,主要是围绕着石油、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石化产品的国际贸易。同时,有一个能源物流体系。中国华信中铁、国储、中船等大型企业建立合资合作。同时华信在金融全牌照方面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因为做大宗能源背后实际上是金融的支撑。特别是华信期货,正在申请第一批原油期货的牌照;上海华信证券,在海南投了100多亿投是石油储备库,不光是在海南,在海外,以及在山东、广东、江苏的港口都在做这方面的工作。白益民说:“有些地链华信也参与股权。同时华信在装备制造进行布局,因为石油工业、能源工业、化工什么的背后跟装备制造有密切的关联,制造业、金融、贸易物流结合,这是华信追求的格局。同时,中国华信是中化国际的第二大股东。”
白益民说,中国华信目前在全球也有布局,但还没有那么扎实,这需要时间。华信称之为经济共同体,更多的是希望带动中国的企业一起出海,随着更多的中国企业加入华信这个经济共同体,参与到华信,到华信这个平台上来发展。华信的布局会越来越密集,越广阔。中国华信计划在“一带一路”沿线打造能源布局,构建上下游完整产业链,打通欧亚大陆的能源走廊,在物流终端布下棋局。
白益民还介绍了中国华信董事会主席叶简明先生,称其更多的精力正放在能源外交上,他认为,经济外交是文化外交,是“走出去”,“叶简明先生很重视文化的作用,同时华信也做了很多公益事业。”
白益民说:“华信在背后注入资金,注入金融管理能力,让更多的战斗机在航空母舰上起飞,使中小企业在华信的帮助下凝聚起来形成合伙制一起出海。
|
草根简介
|
|
1968年生于北京。1993-2005年就职于日本最老牌和最大的综合商社三井物产株式会社北京事务所,12年中了解和掌握了日本财团及其综合商社对国家微观经济管理的重要功能和作用。2005年10月推出研究日本经济模式的专业网站 “超级主义者”。著有研究日本综合商社和财团组织、文化和历史的《三井帝国启示录——探寻微观经济的王者》、《三井帝国在行动——揭开日本财团的中国布局》。日本是我们的老师,我们是日本的祖师,让我们学习日本,超越日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