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派内部争论的几个热点问题 (2)
2016-11-20
引起写出上文的原始动因虽然是人性方面的争论,但是引起写出上文的直接动因,却是车武军说的:剩余价值就是剩余商品的价值这个定义可以从马克思的概念中推导出来。这个定义如果传播开来,将把资本论解释的一塌糊涂。
由于人性方面的讨论已经结束,再提出问题他们也回答不了更多的内容。而剩余价值方面的讨论还有涉及面最广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最为密切的概念需要关注,所以本文先谈谈这方面的问题,人性方面的问题放在下一篇。
红卫兵和高守研都参与了讨论,都准确的表达了原来的正确理解。遗憾的是,老二拐、陶明轩、戴英马都未参与讨论。
车武军的原话如下:
【根据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定义,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劳动价值=商品价值。也就是说,商品价值本身就是劳动价值。那么剩余价值究竟是什么呢?根据马克思的解释:剩余价值是资本家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叫作剩余价值。再结合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定义,那么就得出剩余价值就是剩余商品价值的定义。因为没有剩余商品,也就没有了剩余价值。那么剩余价值的落脚点就是剩余商品价值。】
我看不出上面是怎么结合得出这个定义的,倒是看出上面的内容基本完整的表达了原来的剩余价值定义内容。即:
剩余价值=商品总价值(由资本家所雇佣的工人的总劳动时间)-劳动力的价值(雇佣工人为生产维持自身生活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或者:
商品总价值(由资本家所雇佣的工人的总劳动时间)=劳动力的价值+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从上面的等式很明白的看出,剩余价值只是商品价值的一部分。
这里面哪有“剩余商品”这一概念的地盘和位置呢?
可车武军非要让剩余价值等于剩余商品,可见弄清车武军所说的剩余商品这一概念的实际内容,是解开所有结症的关键,由于这一概念涉及到所有草根网友,所以都应该对剩余商品这一概念谈谈看法,你们是怎么理解这一概念的。
让我们从最实际的例子开始。
我们去商场或商店购物的时候,看到货架上摆放各种产品。也会看到顾客购买以后拿着产品走了出去。我们清楚顾客拿走的产品叫商品,现在,要问,还在货架上摆放着的产品叫什么?是叫商品还是叫剩余商品?
这是我们眼前看到的,我们发挥脑力延伸开来,商场或商店一般都有自己的仓库,仓库里的产品叫什么?商场和商店的产品很多是从外地运过来的,公路上铁路上车厢里运载的产品叫什么?工厂里一般也有自己的仓库,那里存放的产品叫什么?另外。国家也有海量的储备粮、储备肉、储备油(主要指石油),它们叫什么?
是叫商品(库存商品、储备商品、待售商品、周转商品、备用商品等等)还是叫剩余商品?
一个新小区有1000套房,截止某一时间,卖出去200套,其余的是叫待售商品房还是叫剩余商品房,如果这些房还能每天卖一套两套或几天一套继续卖下去,叫剩余商品房和叫待售商品房或商品房还有什么区别。(尤其是商品房的销售完结时间差异极大,快的小区几天即可售完,慢的小区可以五六年甚至更多)
除了这些新商品外,还有旧商品或二手商品,像二手房、二手车、旧冰箱、旧彩电等等,和剩余商品是什么关系,
最后还有真正的废品站,需要拆解的报废的车、船、机器设备等等,和剩余商品有没有关系。
车武军说,改开以来算历年积累剩余商品价值有30O万亿之巨,北安多次追问:你说的那个剩余价值放在那了?如此天量物资不会飞了吧?车武军回答说:如果你认为在现实社会当中没有价值300万亿的剩余商品,你可以去调查,但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不会少于300万亿的剩余商品。
车武军要做的是,看看你说的剩余商品概念的内容和上面说的库存商品、储备商品、待售商品、二手商品有没有重合的地方,如果没有,你就要另外指出你的剩余商品概念里究竟指的是哪些东西。如果有重合的,那就剔除重合的部分,看看你说的真正的剩余商品概念里还剩下些什么?
|
草根简介
|
|
在人类的自然科学史上,人们为了认识光的本性,经过了长达三百年的争论,最后以波粒二象性的共存画上了句号,而在人类的社会科学史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已经争论了五百年,今天也应该到了以共存主义的共识结束这场旷日持久的较量的时候了。 邮箱:980652931@qq.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