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然红尘万丈,犹应心忧天下
2014-12-24
1835年8月,17岁的德国青年马克思中学毕业,那篇脍炙人口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应时而生。在这篇毕业论文中,马克思以优美的文笔、深刻的思考、缜密的推理,表达了 一个年青人为人类幸福而献身的崇高理想。在论文结尾,马克思富有激情地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 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的、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1942年5月,在中国西北的山村延安,毛泽东作了那篇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讲话中,毛泽东尖锐地提出“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问题。他说,列宁还在一九零 五年就已着重指出过,我们的文艺应当“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所以文艺应该为工农兵等“最广大的人民大众”服好务。毛泽东反复强调,“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 则的问题”。
七十二年之后的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北京同样召开了一个文艺工作座谈会。在座谈会上,习近平再次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要把满足人 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
文艺青年出身的习近平爱读书,全国人民都知道。今年2月和3月,习近平在俄罗斯索契和法国巴黎两次向媒体公开了自己的阅读“书单”,涉及到的作家包括普希金、果戈里、孟 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圣西门、萨特、司汤达、巴尔扎克、雨果、莫泊桑、罗曼·罗兰等,总数超过30位。在他心目中,文艺可不是风花雪月的事儿,而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他说, “历史上,中华民族之所以有地位有影响,不是穷兵黩武,不是对外扩张,而是中华文化具有强大感召力。”
重温三个历史时期几代共产党人的片段,梳理共产主义运动内在的脉络,我们发现,从马克思到毛泽东、再到习近平,180年以来,共产党人一以贯之从来没有放弃的,就是一种对 人民大众的悲悯情怀,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即如马克思一生漂泊居无定所,笔耕躬行追求的仍是他年轻时的梦想,那就是联合全世界无产者、缔造全人类的幸福。所以恩格斯说 ,“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并断言:“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凭的就是共产党人这股大公无私的底气。
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将近百年,今天的中国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文艺作为一个时代的镜子、是这个时代的精神风向标。文艺工作者应该怎样作为,才能不辜负这个时代?习近平北 京文艺座谈会无疑再次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只有从马克思年青时的理想抱负,联想到毛泽东、习近平两个不同时期召开的文艺座谈会,我们才能切实领悟习近平那些朴实话语的深邃内涵。是 的,正如习近平所言,我们离实现中国梦越来越近了,但艰难险阻也更多了,要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就必须继续发挥文化的支撑作用。
源于马克思至今流淌在共产党人血液里那些高尚的东西,就是心怀天下苍生的悲悯情怀。而心忧天下敢为人先正是湖南人的血性,即如我们这期《湖湘文化》介绍的五个民间公益机构,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所做的公益尝试,筚路蓝缕、铁血丹心。这些人事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就是纵然市场经济红尘万丈,文艺工作者还是应该心忧天下,选择“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方 向!
《湖湘文化》2014年12期“卷首语”
作者系民间学者、知名网络博主、著有畅销书《墨学新悟》
|
草根简介
|
|
湖南人,业余民间学者,急公好义、爱好和平,心忧天下、敢为人先。长期关注历史、经济、社会、民生问题,著有《墨学新悟》等。祈愿天佑中华、万民安康!联系邮箱:605978194@qq.com。 本博客内容均为本人原创,如需转载请署姓名并告知本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