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缺口致使要推迟退休年龄,这是人社部想法和说辞。推迟退休年龄的一个思路就是延迟退休金给付,在一个就是增加退休金收缴时间,这样养老金就可以基本平衡,这是所谓的专家说法。
本来西方人设计的养老保险并不科学,这个系统采用的是静态表述和预测方法,将以前预计的人的寿命来测算,养老金给付年限,再计算出收取养老金的多少。理论上好像可行,可实际上是刻舟求剑,完全不符合事实。随着科技以来哦水平的进步,人们的寿命不断的提高,以前设定的人类平均寿命会逐渐的提高,原来估算出来的养老金收取本金和利息就肯定不能应付现在养老金的支取。这是西方社会的通病。没想到我们学习西方这种制度还不够三十年,这么早就出现了养老金缺口?其中是否是养老金违规操作?是不是与2009年的中国股灾入市有关?
静态的,刻舟求剑方式的西方不科学的养老保险方式就这样变成科学的模式在执行着?我觉得中国的经济专家很多是不思考不干活的。这些还没有考虑货币贬值通胀等因素变动,西方这一套的养老金保险制度肯定是会出现大的社会问题的。现在西方发达国家都遇到这样的问题。但这些都不是本片文章所要说明的要点。
本篇文章所要说的是我们现在如何在原有的养老保险金制度上很好的解决养老金缺口和社会老龄化问题。推迟退休年龄只是单向的思维,我们解决这样的问题要综合的考虑。
我们可以这么思考,可不可以将就业年龄提前,来增加养老金缴付年限?太可以了,以前我们就是实行中小学十年制。现在的小学教学内容基本在五年级就教完了,六年级只教少量的新知识,大部分时间都是复习考试。高中也一样,高二就完全将所有的高中课程教完,高三一整年基本都是复习高考。这是多么大的浪费?全社会的教育资源和劳力资源,我想经济学家都知道。以前实行十二年学制,那是为了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现在已经差不多要老龄化,珠三角和长三角都出现用工荒,为什么还要实行十二年的学制?这不是很大的浪费?这不是思想僵化?
是的,恢复十年的中小学学制,会在几年内就出现两千万的就业人口,必须政府解决。但是从老龄化,养老金缺口和社会资源等多方面考虑就会明白学制的即可改变刻不容缓!一方面可以延缓社会老龄化进程,提早就业,令一方面也可以增加养老金的缴付年限。这部比但方面考虑延长养老金更合算?
虽然改变学制会出现大量的就业人口必须解决,但现在正在实施城镇化的进程正好是解决大量劳动力就业的窗口期,错过了就很可惜。在这个城镇化窗口期解决解决两千万人的就业应该不是问题。宏观上没有那么多的顾虑。
而学制的改变可以节约大量的社会资源,教育资源劳力资源,还可以增加养老金缴付年限,可以增加社会总体的就业实践延缓老龄化进程。在宏观上考虑这是多么具有经济价值的改革!
所以综合的解决养老金缺口和社会资源浪费的方法就是改变现在的中小学十二年学制,将之改为十年的学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