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善美
66、雨果书店是图书馆、是学校,因为雨果书店在追求纯粹精神的坐标,而精神的目标,是无穷的寻求好的载体,各个载体又是相互连通。
67、那么雨果的纯粹精神目标具体是什么?是真!善!美!很多人看到这样的回答,会不经意的摇摇头,甚至不乏讥笑。因为“真善美”离中国人的精神思维太远了,中国人会津津乐道“民以食为天”,喜欢“恭喜发财”、“食色性也”的人生定义,“真善美”的概念,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从来没有人去纯粹精神的识辨和逻辑分析过。
67、那么“真善美”,是不是离我们的生活很远?是不是如同叶公好龙中的“龙”,仅仅是浪漫的绣绘对象?不是。其实“真善美”的文化,几千年来中国人天天在触摸,是每个中国人,天天在思考的内容。我们的身边,到处是“真善美”。
68、比如,父母喜欢子女诚实,社会称赞诚挚正直的人,每个人都不喜欢被人欺骗,这就是“真”的概念;比如中国文化普遍喜欢使用“好人”的概念,这就是善的文化;比如中国文化推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中庸境界,追求两全其美,这就是美的概念。以上表现的“真善美”,难道不是中国文化价值观处处在表现的主要内容吗?难道不是每个中国人的精神灵魂吗?因此,我们怎么能冷淡对精神最有使用价值的“真善美”的概念呢?
69、“真善美”被冷淡了,被抛弃了,会出现什么后果?一、我们的生活就被很多虚假包围着,最让人难以忍受的莫过于“民以食为天”的“食”,不真实了,中国的物质务实文化,恐怕因此会有釜底抽薪的危机;二、中国的GDP虽然真实的增加了很多,但却被诟病和鞭挞,因为它“善”的营养不良;三、中国漂亮的建筑、美轮美奂的电视文娱、豪华电影和多媒体艺术让人目不暇接,但是很多人认为它们不美,因为它们不真实、不善。我们离开了“真善美”,但是“真善美”并没有抛弃我们,它以精神危机的形式,让我们思念它的回归,盼望精神的王者归来!
70、“真善美”就是如此的普通、朴实、实在、平民化,它是每个人精神生命赖以需要的新鲜空气。
71、每个中国人处处在依赖“真善美”,或者在挑衅“真善美”,但是“真善美”的概念对于中国人的思维,却是如此的异质,很多人要么视之为大而无用,要么视之道貌岸然的高谈阔论,要么视之乌托邦一样的一厢情愿。
72、尽管中国文化的实际,习惯于对“真善美”的叶公好龙,但是,中国的经典文化还是被“真善美”的精神,深深地打动。《论语》中的格言,“真善美”精神无处不有,比如很精彩的:
73、“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有人抱怨我天天谈崇高精神,其实这绝不是我在作秀,而是如同像孔子、颜渊一样被纯粹精神深深地吸引,什么东西才配“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只能是永恒的纯粹精神啊!它的核心,就是永恒普世价值的“真善美”!
74、“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为己”,即为自己的信仰、为自己心灵的需要而学习,这便是“真”的精神!“为人”,即人云亦云、随大流的学习,是丢失了真实的自我,是脱离了自己本性兴趣的学习,这是连自己都不相信的“假”的学习精神。
75、“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因为“道”的精神是“真”的,人离开了“道”,不过是物质的臭皮囊,物质是会灭的,因此“弘人”如同是物质会幻灭一样的“假”。
7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为什么可以“夺帅”?因为“帅”不过是物质外在性的头衔,是“假”的属性;为什么匹夫不可“夺志”?因为“志”是精神“真”的属性,它可以永不动摇。
7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要担心人家误解自己,最紧要的是自己要以“真”的精神态度来对待自己,比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真实的“己知”,是真实的“知人”的前提,如若对自己都精神不“真”,那么怎么能认识他人精神的“真”?
78、颜渊说“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子之道”是伟大的精神,“天下”不过是物质权力的范围,有限的物质容不下(没有接受)真实无限的精神,这有什么奇怪!这能怪老师(孔子)吗,这恰恰凸显老师君子之道的“真”精神的更加无比珍贵。
79、中国历史名联:“唯大英雄能本色 ,是真名士自风流”,“本色”便是真实,唯有在真实基础上追求“善”和“美”的英雄,才能誉为中华文化的风流人物。
80、中国这么悠久、这么巨大的文化,没有“真善美”的精神,怎么能历史的迈动巨步?但是一直到今天,为什么一提起“真善美”的精神概念,很多人似乎很不经意,好像这是外来异化一样的文化概念?
81、原因是中国文化精神,是诗一样的经验朦胧,感性有余,理性不足。而西方“真善美”文化,是形成了一个严密的纯粹精神体系,是立足在个人纯粹独立精神的基础上茁壮的成长,是发展成了普遍的自我意识的社会文化,而中国“真善美”的精神始终处于孩童感性本能的阶段,还没有发展成绝对精神的自我意识,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是中国文化的精神始终没有真正的超脱经验的绝对真实的独立。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