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话语的魔咒
唐僧,手捻念珠,煽动双唇,双目紧闭,又开始念紧箍咒。孙悟空,遍地打滚,双手抓头,急切切喊:师父莫念!师父莫念!徒儿错啦!这是几乎每一位中国人都熟悉的一个场景,已经印刻在心里,甚至已经走向世界。
话语的魔力,这只是典型之一。实际上,话语的紧箍咒,话语的禁锢咒,几乎无所不在。在目前中国教育领域,这种情况更加让人触目惊心。试举例:
“分数线”:勒死了多少青年、多少才华、多少激情、多少心灵、甚至多少老师。分数线、录取线、投档线、重本线、二本线、三本线、专科线,教育是用“线”划出来的?人是用“线”划出来的?人才是用“线”划出来的?不知道这是多么荒谬的事情。这些词汇不死,中国基础教育没有任何希望。
“考试”:一位美丽的解说员,谈起教育,她说小时候非常恐惧考试,问她为什么,她停顿半晌后,说,怕对不起家人。我无语,中国母亲、中国家长、中国老师,与“考试”一起,给孩子造成的心理伤害,成年了竟然还不能解除,悲催啊。这种伤害,还在中国城乡持久延续,悲催啊。这位美丽的姑娘又说,现在还经常梦到中考、高考,然后就是黯然神伤的表情。我不敢再问为什么,朋友们,您来说,她梦中会是什么样的感受?“明天要考试了快写作业、离中考还有三个月、就要高考了不许干别的”,类似话语,象毒箭,是不是常在您的口中,射向您可爱的孩子?让“考试”、“分数”、“一百分”,在我们的话语中、在中文中,快快消失吧。也许可以叫测验、叫评估,但不要让“考试”穷凶极恶地恐吓孩子了。
“差生”:这是一个严重人格歧视的词汇,却处处泛滥,甚至作教改的专家们也在说:差生不差、关注每一个差生,以为这样多么伟大。“差生”、“屁孩子”、“慢班”、“普通班”,看看那些孩子的眼神,看看那些孩子的神情,他们在怎样长大?侮辱他们的人格、损害他们的自我形象,这是教育?
“教(jiao四声)育”:“教(jiao四声)育”、教化,高高在上、冷冰冰、道貌岸然、硬灌。教育是educatioin、educate,含有哺育、滋养之意。文化是culture,更是培养、养育。叫“教(jiao平声)育”,也许还差不多。
“文凭”:“博士”,让中国丢脸的一个文凭,可以用钱买,可以用什么什么换,可以造假。某大学有一句顺口溜:本科生,个个精英;硕士生,鱼龙混杂;博士生,全部笨蛋。这不全面,有真才实学的博士大有人在,但假博士更多更多。把文凭当作标签、通行证,生产文凭,生产分数,这不是教育。
还要说得更多吗?还有许许多多的类似教育话语需要消灭,但吾已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