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前打开新浪博客,看到收藏家马未都先生的博文《艺术细节》,从一件古希腊男性躯干雕塑,看到了让他震惊的男性生理细节:这就是“男性的睾丸是左低右高”,还发出了“不仅艺术有高低,睾丸亦有高低”的感叹。我便笑着对老婆说,这不是扯蛋嘛?!本想写篇小文议论一下,想想作文也有“扯蛋”的嫌疑,便作罢。
谁知过了几天,清华大学美学教授肖鹰先生真的就此做起学问来,发表长文《辩马未都先生的“睾丸说”》,根据自己掌握的美术资料,对马未都先生的“睾丸有高低”一说提出质疑和反驳。把一篇扯蛋的闲文搞得如此丰富和高深,令人“震惊”,叹服。马先生看到此文显然不服气,便又写一篇《睾丸》,引述百度百科和维基百科有关“睾丸”的介绍,对肖先生的“睾丸平衡”观点提出反驳。
马肖二位都是名人,即便是“扯蛋”也要扯得高出一般人的水品,套用老马的话真是让人“震惊”。马先生既有大图为证,又有思想感悟引申,发出这样的感叹:“我们应该虔诚,怀有敬畏之心,在生活、艺术、科学、信仰面前,知道自己渺小,知道我们人类来到这个星球的不易。”肖先生显然是个学院派,引经据典,洋洋数千言,看得我眼花头晕。遗憾的是,这么多艺术材料所证明的结论,却是伪科学。看来,用艺术证明科学显然不靠谱,用科学解释艺术也肯定是胡扯。因为这样的议论违反了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同一律,也就就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在同一意义上使用概念和判断,不能混淆不相同的概念和判断。
其实,关于男人的睾丸——也就两个蛋蛋的高低大小,这个男人的隐私问题,我记得在上初中时的《生理卫生》课上,早已解决了,根本不是什么新问题和新发现。只是因为他很隐私,所以没有浮出在大众传媒的视野而已。所以,一看到马先生从希腊蛋蛋扯了这么多思想和艺术的引申,我就觉得很搞笑,很滑稽,真的是一个很“扯蛋”的话题,没有讨论和探讨的必要。我不知是马肖二先生健忘,还是因为他们年长没有学过生理卫生功课?抑或是真的闲得无聊,需要卖弄学问扯扯蛋蛋跟大众网民混个脸熟?本来是一篇扯蛋的文章,但马肖二先生都不甘平庸,非要整出学问和思想不可。结果洋洋数千言,浪费了大家不少的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名人或者知识分子这种故弄玄虚的现象,并不单为马肖两位先生所独有,而是比比皆是。打开互联网博客或者评论,类似议论、评论还有论文早已多如牛毛。高校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毕业和研究论文,也是多如牛毛。这些东东除了抄袭,就是扯蛋,真真有价值的真知灼见却少的可怜。我将这种现象称之为“扯蛋高深化”和“扯蛋学术化”。本来扯蛋就是扯闲篇,说闲话、笑话甚至是瞎话而已,但是一到文人或者知识分子那里,就给你引经据典古今中外,不把你的蛋扯疼誓不罢休。
马先生说蛋蛋的高低问题与科学结论一致,是正确的。但是他的最新引申又犯了错误。他说“就是这个占体重万分之五以下的肉球球,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这显然经不起推敲,一不留神,又变成了扯蛋。理由是:从科学的角度讲,男人蛋蛋只是传种接代的一个器官,从生育后代的角度讲,他还只是一个“半成品”——也就是说,没有女人的接种器官,男人的蛋蛋再牛逼也是白扯。所以,从蛋蛋引申到“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这个扯蛋就扯大发了。因为,从科学的角度讲,“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的是人类不断进化的头中的大脑,而不是裆下的蛋蛋。蛋蛋的根本作用是保持男性特征和生产用于传种接代的精子。对此,中国古人早就重视,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至于人类早期岩画以及后来的春宫画对男性阳物(请注意,这可不是蛋蛋啊)的夸张绘制,不过是阳物崇拜和男权思想的体现而已,引申太多都是胡扯。
套用老马先生的言说逻辑,最后我也胡扯一句:对记录和传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而言,恰恰是一个没有蛋蛋的男人做出了令很多空怀蛋蛋却碌碌无为的男人惭愧万分的成就,这就是司马迁被罚割掉蛋蛋却忍受宫刑之辱编写了光照千秋的《史记》。是的,蛋蛋很重要,但也最脆弱,稍稍一扯便疼得要命,所以我劝各位先生老爷名家名媛们还是少些扯蛋,多些务实,关心关心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为好。本人扯蛋完毕,就此打住,洗洗睡吧。
(201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