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要地随着人类交通方式的改变而变化。
古代主要是陆地交通的时代,交通主要靠步行,车马。山川河流形成的天然屏障阻碍了人和车马的通行,成为战略要地,如沟通关中和中原地区的函谷关,关中和汉中的子午谷,西蜀和关中之间的汉中,沟通关内和关外的山海关,通往西域的河西走廊,甚至长江黄河天险等等。这些地方成为战略要地是当时的交通方式决定的。
到了近代,由于地理大发现和海上贸易的兴起,几个重要的海上水道比如马六甲海峡,直布罗陀海峡,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成为全球战略要地,这几个重要水道基本都由美国控制着,其中马六甲海峡严重威胁着中国的经济安全。
到了现代飞机的发明和航空贸易的兴起,陆上,海上地理环境的限制不再是障碍,只要找建个机场,物资就能自由送达,但问题是航空运输成本太高,运输能力又差,依靠汽车作洲际运输也有同样的问题,洲际铁路运输网又没有建成,所以直到当代,全球战略要地依然是那几个重要的海上通道。
所幸的是,随着中国逐步建设通往东南亚,中亚,欧洲的高铁网络,路上战略要地的重要性会大大提高,到时陆地铁路运输会和海运并驾齐驱,而中国作为欧亚陆地大国的优势就显现出来,到时很可能形成一个欧亚经济共同体,而连接中国和欧州的中亚地区,则可能形成几个战略要地,这个时候铁路线路的选择就变得非常重要,很可能不是单一的几条线路,而应该是一张网,通过任何一个路径都能到达而不受制于一两个国家。而且这张网可以一直延伸到非洲,把整个非洲大陆整合起来,到了那时候苏伊士运河上就要架铁路桥了,中东这次作为一个连接非洲和亚欧大陆的枢纽而会又一次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而那时的美国,虽然凭借其脱离于欧亚大陆的天然地理优势而躲过了一战二战的破坏,却也无法融入欧亚非大陆的陆上经济圈,只能致力于遏制这种局面的形成,阻止欧亚非大陆的整合。
相信在不久将来,星际运输必然兴起,这不是科幻小说,星际资源的运输,在我的有生之年必然会实现。首先的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运输,然后以月球为中转站,通往火星和其他星球,那将是一个多么激动人心的时代 !而由于在赤道附近发射火箭有着最高的初速度,所需燃料最少,载货量也最大,所以靠近赤道的火箭发射港口就是今后最为重要的战略要地。中国正在建设海南文昌火箭发射基地,而作为今后星际贸易备选港口,南海地区作为中国最靠近赤道的区域,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国家应有意识的寻找靠近赤道的火箭发射基地作为将来星际运输的储备港口,先通过星际港口运送,然后通过海运做大量的低成本资源运输。
最后要考虑的几个问题,一是航空运输成本有没有可能低于海运?有没有可能建设巨大的飞艇像油轮浮在海上一样浮在空中,进行货物的大量运输,仅依靠较少的动力或风力缓慢推动?如果可行,将有可能改变未来的海上格局。二是要积极推进将来可以有所作为的地方,首先是欧亚铁路网,亚非铁路网,其次是寻找靠近赤道附近的火箭发射场,而且两者可以结合起来,在赤道附近的铁路网和火箭发射场做配套。技术上嘛,可以采用中国的标准,并且尽量国际化,中国在高铁方面是占有先机的。
总之,我们的战略是需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改变的,能提前预见到改变并付诸于行动,就占有了先机而成为新一代的全球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