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需、有“同”,同有“春天的温度”,才有“通”而共“暖”,花才能在两岸都开;而不经寒冬,不易珍惜春暖
近日,台海两岸就“春暖花开”展开了话题:邱太三新任台陆委会主委表示两岸交流势必要恢复,期待未来两岸能够“春暖花开”。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答问时就此指出,两岸关系曾经有过春暖花开。春暖需要有东风,花开需要有雨露。东风、雨露就是“九二共识”。
新陆委会主委上任即期待两岸春暖花开,大陆国台办也在例行记者会做出回应,形成隔空对话,两岸是否有破冰机会?这里愿刍议简析之。
一、两岸需要春暖花开吗?——台方有人指出:不经寒冬,不会觉得需要春暖,不易珍惜春暖
看到陆委会前副主委赵建民最近在接受中评社访问时,有一段很有“意思”的言论:
赵建民说,现在蔡的执政合法性基础其实是“反中”,也就是说,因为反中政策让她得以收割巨大的政治果实,她当然不可能改变。
他分析说,现在“蔡不管怎么做都是加分;蔡英文在反中的情况下主张两岸对谈,如果大陆可以让步,她当然大胜。如果大陆不同意,她就继续指责说,她已经释出善意,但大陆还是欺压台湾,她也加分,所以横竖都是她都得分。”
他认为,根本关键在于台湾老百姓并没有体认到两岸高风险的现状,没有怪蔡政府,反而怪对岸;只有台湾真正受到很大的伤害,老百姓才会觉悟,两岸才会真有转机。
所谓很大的伤害是否就是指武统?赵建民表示,两岸爆发冲突的方式很多,军事冲突不会是优先选项,而且军事冲突以前会有很多准战争的状态,大陆根本不必动武,例如贸易战,大陆只要比照美国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大陆加征25%的关税,对台湾输往大陆的产品加征25%,台湾的经济就垮了,台湾还有什么筹码?
赵建民指出,只有等台湾真正受到很大的伤害,老百姓才有可能真的觉得两岸和平是珍贵的,现在台湾老百姓认为现在两岸不管怎么样都是和平,错都在对方。
他结合历史分析说,美国什么时候一定要台湾跟中国大陆对谈?就是陈水扁第二任时期,以及李登辉执政后期,当时解放军好像真的要攻到台湾来了,美国急了,压力大了,台湾就非得和对方谈,但现在看起来还不到这个时候。
看这些,不由让人觉得,此论有其道理:不经“寒冬”,可能是不会觉得特别需要“春暖”,不易珍惜春暖。
那么,怎样的情况是台湾的“寒冬”?而台湾现在经“寒冬”没有?
二、有“同”,即:同有“春天的温度”,才有“通”而共“暖”,花才能在两岸都开
邱太三期待未来两岸能够“春暖花开”,那么两岸“春暖花开”的条件是什么?
人们都知道,自然界的春暖花开,其实也是有“条件”的。比照大自然,也应该看到这个条件,应该是:同有“春天的温度”,才能冰融、有“通”而共“暖”,花才能在两岸都开。
国台办对此回应指出:春暖需要有东风,花开需要有雨露。东风、雨露就是“九二共识”。同时,也指出:只要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其核心意涵,双方的接触交往就不存在障碍。
而看到台湾学者、亚太和平研究基金会首席顾问赵春山接受中评社访问时说,陆委会主委邱太三应该回应,并重述蔡英文在2016年就职演说所强调的“中华民国宪法”以及两岸人民关系条例。
民进党新潮流系出身的前海基会董事长洪奇昌最近也说,蔡英文2016年就职演说强调依据“中华民国宪法”以及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处理两岸事务。”所体现的就是两岸政治关系的定位,是“宪法”一中。蔡英文2020就职演说、2020年双十谈话也都这么说。
洪奇昌还说,相信蔡英文以及执政团队会愿意再次表达“依据“中华民国宪法”以及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处理两岸事务”的承诺与善意。
民进党、蔡英文会在口头上和实际行动上这样做吗?有“春天的温度”,使两岸之间自民进党蔡英文执政以来的“冰融”、有“同”、“通”、共“暖”,让花在两岸都开吗?
三、略析两岸春暖花开的“气候”条件
大陆方面指出,两岸春暖花开的“气候”条件是“九二共识”。这是依据历史和现实的。只是,无论是“九二共识”还是“一国两制”,此前都被民进党歪曲了。
正如国台办对“九二共识”普及其“基本常识”所说的那样:1992年,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经由香港会谈及其后函电往来,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海基会的表述是:“在海峡两岸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双方虽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但对于一个中国的涵义,认知各有不同。”海协会的表述是:“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共识中,双方都表明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追求国家统一的态度,要义是“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
从这段历史事实看,应该说,九二年两岸达成的“共识”的确是“一中”和“统一”。而一国两制,的确也不是九二共识。“一国两制”,是对“一中”这个目标的制度安排的设计方案。
对两岸春暖,国台办还指出,“九二共识”,关系到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是检验台湾当局所谓“善意”的试金石。只要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其核心意涵,双方的接触交往就不存在障碍。
这段文字中,应该说有大陆在两岸求同存异、接触交往上给出的新的善意的回复:只要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其核心意涵,双方的接触交往就不存在障碍。
而正如台方也有指出的,蔡英文在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上,有过说法,也曾被大陆认为是有“答”,但没有完成“答卷”。反而是,几年来大搞反中,挑动恐中、仇中情绪,绿营中常有言词冲撞法理台独红线,行动上不停搞“文化台独”、“柔性台独”,并未依其法规及两岸人民关系条例来处理两岸事务。
看到邱太三声称不清楚大陆对“台独”定义为何,对这种“揣着明白装糊涂”的可笑之言,中广董事长赵少康点出要害,要求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应该出来说清楚,“台独”不是民进党的目标,不会通过所谓“修宪”变“独立”。并说“不要管别人怎么定义你,你自己先定义你自己”。其实,蔡英文等台绿也不用就“台独”与大陆“对表”,只须与其“盟友”美国“对表”就可以了——美国就一再表示过“不支持台独”。所以,台绿可以“不清楚大陆对‘台独’定义为何”,但宣示民进党不会搞美国“盟友”也不支持的“台独”,总可以和应该吧?!
实际上,现在若要台海“冰融”、有“同”,“通”而共“暖”,让花在两岸都开,的确“球”在台执政者手上,须要蔡当局有言有行的至少表达出——“只要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其核心意涵,双方的接触交往就不存在障碍”(国台办发言人语)。
台民进党、蔡英文若继续“语焉不详”,言不尽且无信,没相应行动更无不相应的“果”。那应该还是其根本没有对话、交流求同之心,还在抱住他们的“台独”梦幻,自以为那即便是幻影,但还有价值……
若是这样,就让人不能不想到本文前面提到的台陆委会前副主委赵建民那一段很有“意思”的言论。或许,台湾还未经“寒冬”,对春暖,还没有现实的紧迫需求……既然还不要东风、暖风,那就还是让寒风再吹一会儿吧?或是,让“子弹”再飞一会儿?乃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