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语录论人生之六
2021-02-03
06、妈妈语录:人生用人的时候,就是有病的时候。再就是老了,要死的时候。老话说“打粮打囤里,养儿送坟里。”
语录阐发
无论工作多忙,也要挤出时间来照顾病榻上的父母;无论压力多大,给父母养老送终都是为人子女者决不能回避的义务。
“人生用人的时候,就是有病的时候。再就是老了,要死的时候。老话说‘打粮打囤里,养儿送坟里。’”养儿防老、养老送终,是中国人几千年来的传统观念。当父母进入风烛残年,能否一直竭尽心力地照顾病榻上的父母,是考验子女真孝还是假孝的关键。
孝,是中国人家庭思想的灵魂,是中国人做人的根本,正如《孝经》所说:“夫孝者,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本也。”(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这是做人的根本。)而真孝是朴素真诚的,不是装样子,做表面文章:“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孝敬父母的关键在于质朴实在的行为,而不在于表面花哨的形式。汉代散文家桓宽语)
不可否认,令人悲哀的是今天有一些人已经做了“不孝的标兵”,他们对于病榻上的父母,经济上不出力,饮食起居上不照顾,精神心理上不慰藉,忘记了自己作为中国人后代必须尽孝的本分。与此相反,我们强调,无论工作多忙,也要挤出时间来照顾病榻上的父母;无论压力多大,给父母养老送终都是为人子女者决不能回避的义务。
有人说,养儿防老、养老送终的传统观念已经过时了,这些事情需要交给社会去做。我们说,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乌鸦尚知反哺,身为中国人的后代,有几个不是由自己的父母竭尽心力抚养照顾长大的呢?“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代诗人孟郊)父母之爱是伟大的,父母的恩情是报答不完的,如果有人坚持说养儿防老、养老送终的传统观念已经过时了,那么,这就是推脱责任、别有用心。
有人说,我们认同养儿防老、养老送终的传统观念,但是我们能力有限,恐怕达不到目标。我们说,这种说法也是站不住脚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遇到以下这些让人心塞的实例:子女声称无力支付父母每个月几千块钱的医疗费,但是自己的孩子却上每个月一万块钱的“高档”幼儿园;明明知道病榻上的父母盼星星、盼月亮一样的盼望子女的到来,某些子女却经常推脱不来,甚至来了也只是在父母跟前玩手机、玩游戏;打个电话、打个视频,聊聊天,需要很多精力与金钱吗?经常给自己父母精神心理上一点慰藉就这么困难吗?并不困难,因为他们和网友聊天,可以聊得个昏天黑地!
现在是法治社会,法律规定,孝敬老人包括:物质赡养、生活照顾和精神慰藉三个方面。扪心自问,我们自己难道不需要在某些方面做一些大的改进吗?
阐发精要 无论工作多忙,也要挤出时间来照顾病榻上的父母;无论压力多大,给父母养老送终都是为人子女者决不能回避的义务。
|
草根简介
|
|
栾祖虎,小名老虎,抗美援朝残废军人的儿子,中国全球战略设计的开创者,家庭革命思想奠基人。祖籍山东,1969年出生于黑龙江,1991年毕业于北大中文系。曾任北大文化产业研究院项目发展部主任,现任能量娃思想库首席策划师,中国科学院中国未来研究会现代化理论分会会员。已版专著有:《打败霸权——毛泽东全球大战略》、《打败霸权——中国未来全球大战略》、《打败霸权——中国全球战略大动员》、《家庭革命——用毛泽东思想指导家庭革命》、《大生命哲学说》和《东方超人启示录》。主编书籍数十部。 邮箱:wa50000@163.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