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一代不如一代
读邓程《中国学者一代不如一代的原因》,即推其答案是中国文化——观念文化(落后)的问题。因为即使历数到我们以前的各方大师,也未必有什么能够具有世界级(像牛顿、爱因斯坦等)那样的价值意义的。华人圈里,即使获得了诺贝尔奖的又有谁能够真正取得那种基础性的理论大突破呢?有一篇文章讲到,为什么美国的顶尖大学越来越不愿意招收中国留学的博士生,主要就在于他们缺乏执着于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高尚精神。作者是一位美国名牌大学的美籍华人教授,他明确指出,包括港澳台以及海外的整个华人圈子都是被中国传统的世俗功利性文化所濡染影响了的,大家在一起常常最热衷说的无非就是车子房子票子啊。
所以说,中国社会不从基本性的精神信仰文化抓起来(或复兴起来)逐步实现传统世俗文化的转型,不从思想上增强大家的现代性的话,就一定会不断有与现代化格格不入的情况出现的。需要指出的是,文革以前我们主流的观念文化领域确实是在一定程度上草创了中国人的崇高精神信仰的,可惜革命文化中尚存糟粕,如其重要的阶级斗争学说又是引起诸多愚昧错谬暴戾事态最终造成劫难的基因。文革以后,中国人痛定思痛,矫枉过正,则把过去所有的东西包括那种很好的精神信仰也丢弃了。大家义无反顾地扎进了这种畸形的经济中心,亦被传统的世俗功利性文化的泛起沉渣几乎完全俘获,于是乎还谈什么大师乃至世界级大师哟。
为什么英国光荣革命造就了阶级的共和共赢促成了其日不落帝国宏业诞生,而中国现代革命却致成了阶级的相互为害两败俱伤导致痞子文化的滋生?我想,从最根本性的思想意识来看,要害在于前者秉持的是彻底的平等精神,而后者却抱有的是割不断理还乱的等级意识。需要进一步思考的是,为什么英国西方人比较容易拥有平等意识,而我们中国人却始终摆脱不了等级意识,这是不是与我们与生俱来的世俗功利性的观念文化之等级意识较强相关,与这种观念文化所包含的肤浅性哲学思维素养有关?所以痛定思痛之后,我们应该勇敢的认真检视一下我们的观念文化,找出利长弊短,才能清楚前往激浊扬清扬长避短的路如何走的。
也说中西的民主管理问题
刘建飞之《西方民主的困境与人类民主的未来》题目好,观点有些问题。比如,凭什么说中国民主优于别人?事实上至今我们大体上依然靠人治呢!想想前些年缺乏能人强人敢抓敢管会抓会管的时候,中国社会是如何由官场腐败泛滥引起了整体性溃败的哦。我们的学者我们的编辑想想这种情况却还在编写这样说不清道不明的文章,未必不脸红呀。
当然,西方的民主也确实存在困境和需要改进的,而中国的民主也确实有些经验与需要创新可以总结探索的。两者统一集中起来看,无非还是要冲破诸多既有的相关陈见束缚,以更为系统整体的眼光来观察思考建构的问题。从具体命题上讲,则无非还是一个如何掌握好民主与集权的适度性之问题,也即是类似亨廷顿提出“秩序优先于自由”的问题。
对西方而言,未必一切都像过来那样的自由民主发展就可以包治百病了。比如近些年来欧洲地区发生的移民乱局,造成了异质信仰文化的崛起问题,还有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抗疫不力造成新毒贻害的政治问题等,仅靠简单的多数票决能够处理好吗。从更一般的人类文明史来看,杰出的领袖领导人物的作用总是非常重要的,可达此却非只要自由民主就行。
对中国而言,当前出现的杰出领导人确实是使得一切问题(归结到政治理论上则应是杰出权者能使一定集权方式的治理效率更高)都出现向好趋势的天赐良机。但根本的薄弱处可能在于,这种情况并没有跳出传统人治向好的规律。所以还必须依照中国观念文化的特点创新一种适宜性的民主政治来制约权力,才可能长期性延续这种民族兴盛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