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美国封杀中兴,反对美国、支持中兴的不少,贬损中兴的也多。贬损中兴的人员中,除了精美水军,也有不满改革开放的人士及不明事理者。精美水军放大中兴“违规”,咬定美国搞死中兴活该,无视美国小题大作旨在阻遏中国制造2025规划落到实处。不满改革开放的人士则认为中兴不注重自力更生,把企业的发展寄托在与外资合作、购买外国核心零部件上,如今被美国整死活该。这两种人都无视:中兴连续八年国际专利申请量位居全球前三;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中兴累计拥有6.9万余件全球专利资产、已授权专利资产超过3万件;基于强大的专利储备,中兴还是唯一获得美国“337调查”五连胜的中国企业。后一种人还往往拿中兴与华为作比较,认为中兴是洋奴哲学,华为才是自力更生的样板。
华为的许多做法当然值得赞许。但是,贬损中兴、赞扬华为的人士似乎无视:一方面,美国一直以安全为由把华为逼出美国市场,近来美司法部还对华为发起刑事调查,性质比商务部封杀中兴还严重;另一方面,华为的老总任正非认为,“我们(华为)今天的创造发明不是以自力更生为基础的,我们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向全世界开放,而且通过互联网获得巨大的能力,华为也获得巨大的基础。”华为,左手打着微软的伞,右手打着CISCO的伞。即使华为做终端操作系统,也只是作为备份以防万一。华为自主制造的核心零部件或许比中兴多,但华为决不是关起门来自力更生,而是相当重视与外企合作。
华为海思做出了麒麟芯片,但是,华为并没有主张一些主力产品都要使用自研的芯片。2012 实验室副总裁何庭波解释:“如果用了我们的芯片,就不用供应商的芯片了,供应商就给我们施加供货压力。”任正非有更哲学的阐释:“我们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我们还是要用供应商的芯片,主要还是和供应商合作,甚至优先使用它们的芯片。我们的高端芯片主要是容灾用。低端芯片哪个用哪个不用这是一个重大的策略问题,我建议大家要好好商量研究。你刚才讲的我们不用供应商的系统,就可能是我们建立了一个封闭的系统,封闭系统必然要能量耗尽,要死亡的。我们刚讲人力资源封闭系统,能量耗尽,一定要死亡的,技术系统也不能做封闭系统。怎么科学合理地去平衡这个世界呢?这是一个很难的题目,我不能一句话给你讲明。”
华为能够造芯片,还是要用供应商的芯片,甚至优先使用供应商的芯片,更多需要芯片却自己造不出来的企业不买行吗?何况中兴也不是完全没有用自主研制的芯片!
“巨大中华”,我不曾熟悉的名字。“巨龙”今何在?大唐电信2017年亏损超26亿,刚过去才两天的27日起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巨龙倒下不是美欧压迫,而是国内竞争所致。大唐亏损也不是美欧压迫,而是国内竞争和生态所致。中兴通讯跌跌撞撞,今年一季度,公司仍实现营业收入288.8亿元,同比增长12.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87亿元,同比增长39.01%。华为再雄,不能没有中兴作竞争伙伴。中兴与华为曾经在国内充分竞争相互促进。现在,中兴被美国商务部封杀,华为遭美国司法部调查,难兄难弟。中兴与华为,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中兴与华为都是中国的企业,都是中国通信行业以及中国高技术领域在改革开改四十年以来结成的硕果,作为行业外中国人,评价时又何必褒此贬彼呢?
朝鲜半岛局势高度紧张时,有人认为中国三十多年来对朝政策一团糟。中美贸易战喊声震天之际,习主席在博鳌论坛上宣示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有人说这是中国对美示弱。当美国封杀中兴、调查华为时,有人惊呼美国对中国一剑封喉。奇妙的是,朝鲜半岛局势转缓和,金正恩任朝党、国家、军队最高领导人以来的第一次出访国选择中国;印度总理莫迪在几年摇摆试探后要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两次造访中国,与中国领导人共商百年未有之变局时势下的中印之关系;欧盟居然给华为的5G发了通行证。是金正恩、莫迪、欧盟都傻还是某些批评家朋友不靠谱?
回到造和买的话题。美国封杀中兴似乎给中国崩溃论者打了兴奋剂,某些左翼批判家们也提高了批判的调门。对中国崩溃论者我实在没有兴趣再予以批驳。对于某些左翼批判家朋友,我还想多说几句。
自力更生与开放的关系,任正非讲得够很好。我不再啰嗦。我要说的是,“造不如买,买不如租”,左翼批评家朋友断章取义、片面绝对。
刘少奇是说过,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但是在特定的场合说的。把特定场合说的“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一般地说成“造不如买、买不如租”,戴上洋奴哲学的帽子,并不合适。
您想脱贫致富,需要临街的房子做铺面,可是临街的房子都是别人的,您是租房还是买房呢?显然此时租比较合适。
您需要城镇的一套房子做终身安家的住房,是自建还是买呢?结论不那么明显。你在城镇有建房用地,自建划算。建好房子之后,留下自己要住的,多余的还可以出卖或出租。如果您没有建房用地,大概只好买房了。
即使您自建房子,建材还不是要买,建筑用工还不是要雇人?
如果什么都靠自己造,您大概只能像走兽一般住山洞、宿荒野,连搭间茅屋住都办不到,因为就算搭间茅屋,也还要购置伐树割茅的工具!
您可以说,企业不是个人。
企业不是个人,但企业不是万能的,需要购置许多东西,包括生产所需原材料,机器、零部件。
您可以说,国家不是企业。
国家不是企业,但国家也不是万能的,需要进口许多东西,要进口也就需要出口。既需进口,也需出口,这就是进出口大体上平衡。什么需要进口,什么可以出口,依具体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不会一成不变。
买不到要造,买得到但不合算,或自己有能力造出来卖个较好的价钱也要造。
别人封锁我,得自力更生,并想方设法打破封锁。傻瓜才坐以待毙,傻瓜才画地为牢把自己更严密地封闭起来。
中国是一个大国,当然需要造船。但一时没有条件造的船可以买,一时租比买合算租不妨租。只有急需却既买不到也租不到才立马造。
中国需要航母,但是既买不到,也租不到,连登上别人的航母仔细看上几眼都难。我们只好自力更生。但在我们自力更生造航母之前,还是先买上两三条别人报废的航母拆拆看看,并抓住乌兰克困难之机,买他没完成的航母,历经千阻万挡把航母拖过来,把相关资料和技术人才引过来。
数年前,习主席考察上海指出,中国是最大的飞机市场,过去,造不如买,买不如租,每年成百亿上千亿的钱花在买飞机上,现在要倒过来,要花更多的钱来研制、制造自己的飞机。
现在要倒过来,不是说“过去,造不如买,买不如租,每年成百上千亿的钱花在买飞机上”错了,而是现在经济实力雄厚了,有更好的工业基础和技术条件了,应该“花更多的钱来研制、制造自己的飞机”了。
现在确实在花更多的钱研制、制造自己的飞机,但仍然在买别人的飞机。哪怕中国的C919量产出口了,中国仍然会买一定数量的民用大飞机。人家的军用飞机不是不想买,只是人家不卖给你,必须自力更生,持续接力。
船舶如此,飞机如此,芯片如此,操作系统如此,发动机如此,材料如此,制药如此。许多关乎国计民生、社会经济发展的产业都是如此。3月,总理宣布抗癌药物零关税,能说中国就不必研制抗癌药物了吗?
尊敬毛主席无可厚非。至今还要把一堆帽子戴到刘邓头上则太不地道。七大形成的中央领导集体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最成熟的中共领导集体,八大成立的中央领导集体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初创时期的领导集体。无论是七大还是八大形成的中央领导集体,都有刘少奇。八大形成的领导集体中则加进了陈、林、邓,并且在文-革期间毛主席还一再重用邓,始终保护邓。是毛主席了解刘邓还是左翼批判家朋友了解刘邓?毛主席的亲人与刘的亲友和好如初,您比毛主席的亲人更了解刘?
芯片制造有巨大的需求和市场,是一个产值规模巨大的产业。中国是一个大国,一个制造业大国,当然要自己造芯片。但自己能造之前不妨先买,在自己的制造能力不足之前不妨买一部分,在 产能上来之后不仅自己够用,还可以由买家变卖家了。中国不是没有造的行动,更不是没有造的布局,只是布局否合理,行动是否稳健迅速,这都可以探讨。但我国党和政府早就把大安全观放到极重要的位置了,何需美国封杀中兴后批评家才来提醒?美国封杀中兴,中国政府会更重视芯片研制。不仅会更重视芯片研制,也许还会重视操作系统。但不能操之过急,一哄而上。业内要协作。政府要协调统筹。舆论要有信心和耐心。每个人都要做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