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子评价“说实话原来介便当”网友(下面简称“说实话”网友)的帖子《改革开放的前后,中国农村的那些事!真实回忆篇》中的一些事实的纠正。
这个帖子比以前的一些作家的妖魔化要好得多了,其中配的照片也是真实的照片,大多数的叙述都是当时的事实,但是仍然有需要纠正的地方。
首先最需要表扬的,就是这段话是事实:“那时,吃饱不饿肚子基本能做到,但饭是以玉米、小麦、红薯等杂粮为主。一年半数以上的时间是吃纯杂粮,小半的时间是吃大米和玉米等杂粮间杂混合做的饭。纯的白米饭,只能是过年期间能吃几天吧(农村除了过年,没有过其他节假的习惯,一是没钱没物过,二是都要出工做活,也没时间过)。”
没有说成天饥饿,这就是事实。但是需要补充,就是,那时候的食物,在今天的标准,叫有机食品,如果一个人在今天吃标准的有机食品,就是以当年的种植办法种出来的玉米、小麦、红薯等杂粮为主,那今天的穷人可就吃不起了。如果按有机食品今天的价格来衡量当年的食品的价格,那也是挺贵的了。这也是1966年到1976年中国人均寿命增加七岁的原因,属于前无古人。
下面这段话肯定不是事实:
“开始记事好像是在1974年前后了,当然,那个时候农村没书没报没电视,对国家的大事,省地县乡的事也是不知道的,只记得农村衣食住行的一些事。”
是需要纠正的。没有电视是肯定的,当时中国绝大多数地区包括许多城市都是没有电视的。
但是一是农村的小喇叭,是普及的,根本没有可能有农村不通小喇叭的。小喇叭是一种有线广播通信方式,每家安装一个纸盒式的接收器。
1974年前后半导体收音机在全国开始疯狂流行,而且价格越来越便宜,不要跟我说什么农村人买不起半导体收音机,那一定是谎言。
当时的农村三转一响属于比较奢侈的用品,三转就是自行车,缝纫机,手表这三转,一响就是半导体收音机。我在1969年左右在山东,自行车是所有的农户都有的,虽然有的自行车是很破很旧。
我家从江西搬到山东,我以为山东吃的不如江西好,但是有一些东西比江西好。江西农村当时都是有老式的脚踏的水车用来抽水,而山东则普遍用上了水泵。
手推车江西的是硬胶皮轮子,而山东则是打气的轮子,更为先进。不过呢,根本否定之否定原理,现在的共享单车已经不用打气了,又回到了硬皮。每次班里劳动,我不会推那种手推车,但是班里许多东西会推。
还有就是,当时的山东各种牲畜拉的车要比江西多得多,驴车马车都很多,很少用牛车。而我当兵之后在海南岛,发现黎族人还用牛车,而且轮子很落后,是木板拼成的圆形。
在1974年拖拉机在全国疯狂发展,说实话网友并没有提,是不对的。尤其是手扶拖拉机。所以农村人当时并不步行四十公里去办事,就算有也不多,经常是一个手扶拖拉机后面一个拖斗上站许多人。
现在的情况当然更好,我不反对改革开放,我也清楚是改革开放让我们用上了手机,开上了汽车,现在有高铁,这都是改革开放的成果。只是对于描述历史,我以为必须客观一些。
我并没有希望回到过去。但是有一些细节也还是有印象的。例如当年我在山东农村穿行,如果没有了水喝怎么办?一是发现有水井,那水井旁边一定有一个桶,有绳子,就可以当时把水井里的水提上来喝,不用烧开,直接喝,当时的水质可是现在标准的矿泉水质。如果在河边,我是指的运河。当时运河里是可以游泳的,把运河里的水捞出来也是可以直接喝的。
说实话网友认为盐都买不起肯定是不对的。盐一定买得起的,因为太便宜。说实话网友家里随便把一些自留地里的东西弄到集市上卖就可以得到买盐的钱。临时缺少了去邻居家借也是有的事情,但并不代表盐珍贵。当时的山东有一个地方是江西没有的,就是家家户户有一个大腌缸,里面扔满了许多类似萝卜之类的咸菜,山东人经常是啃窝头吃咸菜的。那种咸菜和江西的比,就是要比江西的咸菜咸太多,好象山东人吃盐不要钱似的。但是我也理解,就是窝头太难吃,要用很咸的咸菜才能够送下肚。但是南方各省的米饭,那比窝头还难吃,这一点说实话网友又不知道了,那种米饭我看现在是买不到的,特别特别难吃,那南方人怎么嚥下去?南方人是靠辣椒,特别辣,就把米饭给送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