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一)2017年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7%。1-11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1.5%。
(二)【经参头版评论:我国央行不必跟随美联储的步伐进行实质加息】我国经济增长目前虽表现出一定韧性,但随着房地产市场逐步降温和投资增速不断下滑,下行压力仍不容小觑,CPI和PPI走势显示目前的通货膨胀压力不大,而国内金融市场利率实际一直处于加息通道,以十年国债为代表的无风险利率已经逼近4%的高位,这都表明目前我国的状况并不支持实质性加息。实际上,作为对美联储加息的反应,我国央行仅进行了象征性操作,这再次表明央行对坚持宏观去杠杆政策的态度,我国货币政策仍将延续稳健中性的基调。
(三)美国当地时间(2017年12月)13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宣布,将加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调升至1.25%-1.50%。这是美联储今年以来第三次加息,符合市场此前预期。美联储于12日-13日召开货币政策例会。会后发表声明称,11月份以来,美国经济保持稳健增长,就业市场继续强劲,失业率进一步下降;家庭消费保持温和增长,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近几个季度有所回升。但今年以来美国整体通胀率出现下滑,仍低于美联储2%的目标。
(四)在伯南克的任期内,留下的主要印象似乎只有一轮又一轮的QE,尤其在他卸任后,各界依然对他任期内主导的QE褒贬不一。伯南克自己则认为,当年他在攻读硕士学位时,研究货币体系,危机的两大肇事方便是--货币供应不足和通货紧缩。因此,在危机时,美联储希望保证货币供应充沛,并施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此助力金融系统。因此,美联储施行了QE。“在遇到通缩风险时,降息是常规货币政策。但在2008年年底,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已砍至接近于0,我们不得不采取非常规货币政策。因此,我们实行了QE1,稳定了金融市场,2009年下半年经济开始复苏。此后,我们仍然担心通缩风险,因此我们进行了QE2和QE3。我们认为QE对美国经济有利,尽管QE不是万灵药,但QE的确帮助了美国经济,美国的复苏比欧洲日本都要迅速,当前完全不存在如欧日的通缩风险。”伯南克回忆当时的决策时称。
(五)和美联储的QE政策相比较,日本央行更加注重资产负债表的负债端,也就是通过直接扩大基础货币来达到扩大资产负债表的规模,同时配合在资产端延展到期日,进行变通的量化宽松。这主要是因为日本央行货币政策的最主要目标是避免陷入更长期的通缩,直接扩大货币供应量将有助于直接提升市场流动性,也不用同时担心这一举措会在短期内导致经济过热。日本两轮QE的传导大体相同:首先,是降低融资成本以刺激投资,压低实际利率与提升通胀预期并行;其次,是推动日元贬值以改善出口;最后,是刺激股市上涨增加居民财富,从而刺激居民进行消费、企业加大投资,改善经济增长。
(六)欧央行于今2015年1月宣布推出全面QE:从2015年3月起每月购买600亿欧元资产,直至2016年9月。通缩风险加剧是欧央行QE的主要推手,2014年12月欧元区通胀率曾自2009年以来首次跌至负值-0.2%。而金融危机以来,欧央行推出了诸多创新工具,但效果一直不尽如人意,债券市场资金成本下降并未带来实体经济资金成本的同步下调,银行金融中介功能丧失,因而全面推出QE成为其必然选择。
二、分析
(一)应以央行基础货币源信用创造(MB),弥补商业银行存款货币二级信用创造(M2)萎缩:建议修改现行央行法,允许央行直接入市从财政部手里买卖国债,从而实现净投放或回收基础货币,实现非债务性货币发行。非债务性货币发行(国债占款),国债名义利率无息或低息。即使央行实现了低息收入(可视为“铸币税”),也可在年终或结算期退还给财政。
人民币基础货币发行旧模式是主要通过“外汇占款”投放基础货币,本币(法币)几乎成了外币(如:美元等外币)的“影子货币”;而在通过“国债占款”投放或回收基础货币的新货币发行模式下,本币(法币)是“主权货币”。“影子货币”向外币(外币资产)缴纳“铸币税”,而“主权货币”的货币发行价值(红利)可以消化过剩于国内(让肉烂在锅内),造福全体国民福利福祉。国债占款模式中:“国债”成为央行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基础货币”成为“负债”。“负债”科目名称,可以叫“国内资产占款”。当然,这都是“技术性”的。如:美国财政已经多次“技术性破产”,而实际上美国截止目前仍是地球上唯一的不倒帝国。
(二)国债占款,指的是央行直接入市从财政部手里买卖国债,从而实现净投放或回收基础货币,实行非债务性基础货币发行。现行《中国人民银行法》禁止中国人民银行直接从财政部购买国债,是历史阶段性产物,已经与现时现状经济状况脱节,阻挡了目前中国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而当前的美元货币发行,就是主要通过买卖公债、公司债(证券化资产)进行的。
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1995年3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六号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2003年12月27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4年2月1日起施行。第二十九条: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
三、2018年应对准通缩的经济对策
资本生产或市场经济的宿命就是:生产过剩、消费不足。产生通缩的根本原因是生产投资供给>劳动消费需求。
必须通过采取:货币定向供给流向一线劳动者、财政定向支出流向一线劳动者,鼓励补贴国民生育创造积累年轻消费劳动者等货币、财政收入再分配手段、鼓励人口生育政策等综合施策,刺激消费需求、消化生产过剩,从而实现反击通货紧缩(社会物价总水平低落,主要监测指之一是CPI同比增速长期低于2.0%)政策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