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认为,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是资本家阶级不付任何等价物就占有的价值额的一般形式。
抛荒价值论是笔者通过仔细研究发现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种新的规律,抛荒价值所指没有采用量化货币分配的商品价值,这种商品价值形同被抛荒了一样,所以称为抛荒价值。它所揭示的是,马克思发现的剩余价值规律的实质是抛荒价值规律,并非资本家剥削了工人的劳动剩余价值。应该说,这种剩余价值被体制无情的抛荒。就所有资本家的平均收入水平而言并不存在获得这种剩余价值,而且工人也没有获得这种剩余价值,而是这种剩余价值被自由市场体制无情的抛荒了。
抛荒价值规律形成的公式就是:商品零售价格-生产成本价格=抛荒价值。
怎样理解这个公式呢?首先我们要确定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在自由市场体制下,企业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也是分配社会财富的主体,即便是国家公共财政收入,那也是企业以税费形式分配给国家政府的。这样一来,以企业分配主体就可以计算出企业究竟有多少商品价值没有采用量化货币分配了。
众所周知,无论企业怎样分配,但分配下去的货币始终是企业付出的生产成本,但是企业给商品定价时,一定会将商品零售价格高出生产成本价格一倍甚至两倍,或者十倍、百倍不等。这个高出生产成本价格的部分就是企业的盈利空间。但是,这个高出生产成本价格的盈利空间同样也是商品的价值,而这个商品价值被抛荒了。
企业只分配了商品的生产成本的货币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企业付出的货币即便是全部产生回购消费再次成为企业的收入,也只能使得所有企业平均水平的货币收入保本,但所有企业平均水平的货币利润为零。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商品零售价格与成本价格之间的差价也是商品的价值,这个商品价值被抛荒了,社会中没有与之对应的货币产生等价交换,所以商品就出现了大量过剩。一方面,企业利润枯竭;另一方面,企业同时出现生产过剩。二者的关系就是,由于生产过剩的商品价值没有采用量化货币分配,所以才会形成大规模的生产过剩。这个生产过剩的商品的价值本应该计划成为企业的利润,但由于大量商品价值缺失量化货币分配使得大量商品在市场中缺失交换条件而成为过剩,同时也造成了企业的货币利润枯竭,久而久之就造成了企业亏损与破产。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概念并没有指出剩余价值就是商品零售价格与生产成本价格之间的差价,而是把商品价值转换成劳动价值概念之后,然后指出资本家剥削了工人的劳动价值。比如马克思对价值的定义是: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很明显,马克思将商品价值转换成了劳动价值概念。而此时,马克思又似乎忘记了劳动价值的本质就是商品价值,然后一口咬定资本家剥削了工人的劳动价值。当我们把劳动价值重新转换成商品价值来分析,就会发现马克思所指资本家剥削了工人的劳动价值的意思就是指资本家剥削了工人创造的商品价值。
那么资本家真的剥削了工人创造的商品价值吗?应该说这不叫剥削,而是抛荒,因为所以资本家在平均收入水平下并没有盈利,而是亏损,那么就可以得出资本家并没有剥削工人创造的商品价值,而是将大量的商品价值抛荒了。这也是笔者很早就提出的:被凭空消失的天大价值宝藏!
我们可以通过现实数据来证实这种推论。据国家发改委调查统计,全国的僵尸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55%(僵尸企业所指已不存在经济活动的企业)。而且就在剩下的45%的企业当中,可能存在70%的企业亏损。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债务规模已经超过230万亿,相当于三年的GDP总数。以此显示中国的企业普遍亏损十分严重。他们为什么会亏损?那就是来自于一个致命的公式:商品零售价格-生产成本价格=抛荒价值。这个抛荒价值所指大部分商品价值失去量化货币分配,使得相关商品本身不具备市场交换条件而被过剩。
那么从改革开放以来,商品的抛荒价值总额有多少呢?笔者通过评估,改革开放以来,商品的抛荒价值累计高达400万亿元之巨。而改革开放以来的GDP价值累计至2016年只有597万亿元,抛荒400万亿商品价值,相当于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创造的总财富的三分之一采用货币形式分配下去,其余三分之二的财富价值被抛荒了。正因为商品价值存在天量的抛荒,所以全社会才会不断出现钱荒危机,从而只能采用金融拆借资金的办法艰难的支撑社会经济的运行。
应该说,金融的作用不过是把部分商品的抛荒价值转换成了银行债务与股票市场的股票市值而已。因为金融的作用为社会带来了超前消费。由于大部分商品价值抛荒,那么大部分商品在市场中就不能形成有效交换,而此时,银行贷款给企业,企业用于投资会带来采购消费,上市公司圈钱投资同样会带来采购消费等等,这种借钱消费的形式就是超前消费。尽管金融为社会带来了超前消费,但金融的作用丝毫抵销不了抛荒价值。因为金融为社会带来超前消费的同时也为银行带来了天量的债务,而且还把股民的钱变成难以套现的股票。所以,金融的作用不过是把商品的部分抛荒价值转换了银行债务与股票市场的股票市值而已。这样做尽管能够增加社会的消费,短期拉动经济,但却留下了天量的债务。所以,采用金融的办法支撑社会经济运行就像是吃伟哥
近来笔者正在出一本书,书名《智能社会分工管理学说》,现在正在出版社审稿当中。该书比较详细的讲解了抛荒价值规律的前因后果,然后创立智能社会经济模式,旨在破解抛荒价值规律,为国家建立一个万能财政,然后顺手牵羊的摆平现实社会当中大量的经济矛盾问题等等。
二十年磨一剑,打造了治国安邦的思想重器,位卑未敢忘忧国,只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智能社会分工管理学说》可以成为中国未来系统改革的备用方案,也可以成为世界各国通用的改革方案,它能够适用于世界上任何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国家的大策方针应该做到有备无患,而不是临时抱佛脚的摸着石头过河。一本盖世奇书,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