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清时的真气观是科学论调吗?
2017-06-14
6月10日,中科院院士、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教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作了《用身体观察真气和气脉》的讲座,然其“真气观”,缺乏严谨的科学研究和严格的逻辑论证。何以见得?
有人可能要说,人家是院士、校长、科学家,怎么会披着科学的外衣,宣扬伪科学的东西呢?重温一下朱清时的讲座要点,看看他是怎么认识“真气”的,问题就一目了然了。
其一,中医的真气和经络是可能存在的。
在持续90分钟的讲座中,朱清时院士的核心论点是:“用自己的身体来做的一个实验,初步结果表明,中医的真气和经络是可能存在的,但需要用新的方法来研究。”
既然“中医的真气和经络是可能存在的”,自然而然就有“可能不存在的”结果,究竟是否存在,朱清时认为“需要用新的方法来研究”,至于其所谓的“新方法”是什么方法,他没有答案。
其二,真气应该是神经系统的活动。
朱清时院士说:“现代科学告诉我们,身体的每个细胞都与神经元的突触相连,从而由中枢神经控制它的生长;身体的这些感觉都表明相应处的神经元被触动,因此,真气应该是神经系统的活动。”他解释道:“真气是神经元运行时的队列,队列是客观存在的。”
从“真气应该是神经系统的活动”到“真气是客观存在的”,朱清时院士是如何实现“穿越”的呢?即他是如何把现代医学中的“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同中国传统文化、气学或中医学中的“真气”联结起来,而偷梁换柱——偷换概念的呢?难道仅仅凭他自己的练功“感觉”、“体验”或直觉思维完成的吗?科学研究是通过“应该”、“感觉”、“体验”或直觉思维下结论的吗?凭空想象,主观臆断东西算得上科学吗?
其三,现代科学技术无法解释真气。
朱清时院士对人们一直未能通过科技手段来观察到“真气”,提供了两点“独特”解释:“离开神经系统不可能看到它;观察神经元运行的队列,还需要新的科学实验方法。”
在朱清时院士看来,以往“避开神经系统寻找‘经络系统’的努力”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没有观察大量神经元涌现现象。即“由神经元涌现的‘真气’类似由士兵组成的方阵”。这个方阵要协调一致地行动,一定有指挥者。
但究竟谁在指挥?他此前表示:“意识在指挥”,这次,却避而不谈“意识”,只说自己“没有想清楚。”进而认为通过仪器来观察“真气”,还有待技术的进步。
在认为“真气可能存在的”言论中,朱清时院士抛出了“需要用新的方法来研究”,以证其“可能”的“真实性”。
在认为“真气应该是神经系统的活动”时,朱清时院士抛出了“需要新的科学实验方法”,以及“有待技术的进步”的论调,以证其“应该”的“客观性”。
一言以蔽之,朱清时院士无非是想告诉世人,他所说的“可能”和“应该”,是现在科技水平难以达到或暂时无法证明的东西。所谓“新方法”究竟是什么?连他自己都说不清,道不明。
美国著名逻辑学家麦克伦尼说:“整个科学帝国建立在归纳推理基础上。科学家一直致力于收集零散的信息,以期能举一反三,推导出一般模式。”朱院士是如何进行科学研究和论证的呢?难道是“可能”、“应该”加“不可知”吗?不过,肯定不是“归纳推理”了。
可见,朱清时院士观点是一种典型的玄学论或不可知论,极易把一些缺乏传统文化、中医学、气学、气功养生学等方面科普知识的群众,引入不可知论的死胡同。
科学研究,真正的科学研究,是不容许采用不可知论和反逻辑方式进行推理论证的。而且,绝不是“可能”、“应该”或现代科技水平无法证明等不可知论的产物。
|
草根简介
|
|
1964年出生于新疆奎屯,祖籍河南商丘,1988年湖北医科大学毕业,湖北省医院医师,高级健康管理师,系统养生创始人,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专家组成员。2000年弃医从商后一直从事企业管理工作,曾任多家企业高管。北京大学及中国人民大学MBA、MHA。光明网特约评论员,著名网络写手。现为上海中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及首席技术执行官。炭基农业创始人,炭基肥料、炭基饲料和炭基食品研发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