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与地支的生命原理
2017-04-08
本博文选自博主在美国发表的“解开千古之谜——易经的起源”。
5、生命的核心结构:双四季结构与10天干
按照阴阳原理,将四季五行图变为阳--变机四季和阴--化机四季,双四季系统形成【7】,人、动物、太阳系、社会均是双四季系统【7,10】。在人体中,五脏五腑是人的核心系统,是生命体的主干系统。易经将生命的主干系统称为天干,并根据每一季的功能,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代表,甲丙戊庚壬代表变机四季,乙丁己辛癸代表化机四季。这样,十天干代表双四季系统,如图4。
双四季系统表达为河图,即图5。
图5 河图表达双四季结构
【请对比人体脏腑双四季结构图和太阳系的内脏双四季结构图(见本博主的博文:物理学与生物学统一是基于阴阳五行)】
6、生命的外围系统与运行--地支
生命的核心需要支撑与保护,同时核心系统需要通过外部机构向外发挥作用,所以生命体均存在外围结构,这一结构称为地支。地支是核心系统的支撑、保护与延伸,也具有四季结构。
6.1人体脊椎、骨架--地支
人体的核心结构-五脏五腑是由人体脊椎支撑的,所以脊椎就是人体的地支。在人体中,脊椎是非常重要的机构。与现代生命科学不同,中国道家将人体脊椎划分为24节,与中国的太阳历--24节气(12个月)的能量变化一一对应,即人体脊椎与地球绕太阳运动的黄道对应,人体脊椎就是人体的黄道,地球的黄道就是地球的地支【3】。
6.2广义的地支
地球绕太阳一周为12个月,形成12地支,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表示。地球自转一周也形成12地支,著名的12经络昼夜周期运动就是地球12地支的运动。推而广之,月球绕地球一周29/30天(月相变化周期)也是地支,分为12地支。木星绕太阳一周为11.86年,分为12地支。等等。地支不仅是一种支撑结构,还包括许多生命原理【12】。
6.3地支的四季运动产生六气即六季
12地支也是四季结构和四季运动,它的四季运动产生六气:风、寒、暑、湿、燥、火,即三阴三阳,所谓三阴是一阴(厥阴)、二阴(少阴)、三阴(太阴);所谓三阳是一阳(少阳)、二阳 (阳明)、三阳(太阳)。六气依然是阴阳五行运动即六季运动。春夏为阳,能量逐步外放,秋冬为阴,能量逐步内敛,少阳相火与太阴湿土为中土。六气是六季的运动【13】。如图7。
图7 六气的四季运动
六气同样分为变机六气与化机六气,即天之六气和地之六气(司天与在泉),成双六气系统而成十二地支,如表3和图8。子丑寅卯辰巳为变机六气,午未申酉戌亥为化机六气。这与天干的双四季不同。
表3 双六气与12地支
图8 十二地支的双六季运动
|
草根简介
|
|
1963年生,湖北天门人,1984年毕业于武汉钢铁学院(现武汉科技大学前身)选矿专业,1990年获得工学硕士学位,师从孙铁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高级选矿专家,长期从事选矿研究、选矿厂设计与工程施工、选矿设备尤其是超细搅拌磨机的大型化与应用、机械纳米研究、新技术开发。业余科学家。业余从事基础理论研究20多年,主要集中在中国传统科学(易经、道家、佛家、中医)与现代科学结合方面。在科学前沿做出了几个世界“第一”的开创性的成就,1)第一个完成了“物理学与生物学的统一”;2)第一个建立状态时空理论,并完成时空的统一;3)在科学上,第一次研究自动组织(automatic organization)现象,建立自动组织理论,并建立生命体的五大自动的动力系统,实现了宇宙六大力的统一(物理学家们的四大力无法统一);4)第一次完整而准确地表述了“宇宙第一推动”,并解决了生命的起源;5)第一个实现了东西方两大科学的结合,这种结合是东方的整体性思维与西方个体思维的统一;6)建立起新科技革命的理论基础,提出新科技革命是整体(生命)科技时代和思维科技时代的兴起与发展;7)第一个建立起囊括宇宙万事万物的宇宙大统一理论,而易经就是宇宙大统一理论。等。个人邮箱:yanjinzhong32@sina.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