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派内部争论的几个热点问题
2016-11-15
这里说的左派,包括支持改革开放的左派和反对改革开放的左派,既有两者之间的争论,也有它们内部之间的争论。
第一对的争论发生在段修斌和评论员北安之间,用段修斌的话来说是:我们与北安的斗嘴,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本本马克思主义的一种论争。
他们争论的原因是,段修斌提出了一个命题,认为人是人性和动物性的统一体。北安提出了另一个命题,认为人性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段修斌认为:
人性=劳动性 = 一切真善美(阳),包括:(儒)善、(道)道性或有道、(释)佛性等;
动物性=寄生性 = 一切假丑恶(阴),包括:(儒)恶、(道)无道、(释)魔性等。
北安的反驳如下:
人有动物性和人性两个属性或者说:人性和动物性统一于人。
为此你说出了大天也没有逃出:要不:承认自已具有动物性,要不:否认自已有动物性而不是人(不是完整的人)。这个逻辑推理你可以私下问问能否推翻?也可在此公开张榜看看能否有人否定?
你的这个定义最重要的还不是逻辑问题。而是有违你对“阴阳”互相依存的理解。用人性克服动物性有什么不好?可是克服了动物性人也就不是原来意义上的人了。是的:辨证法是有互相对立、互相斗争的意思。但是一方将另一方克服了那个统一体本身也就解体。例如人的身体里本身有生死两面,死克服了生结果人死了,初期他的物理状态还在化学成份也是那样,我们能说他的性质还是活人吗?就像元素周期表,世间的元素就那么几个,不过不同的组合却构成大千世界。
而将人性定位与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呢?不存在它们谁要消灭谁的问题:个性不好吗?百花不比一种花好看吗?共性没有行吗?那么人与人之间如何沟通呢?
我不说:本人对人性的定义一定对,但起码比你那个逻辑上说的通。
他们之间的起码有一年多了吧,到现在还没有任何进展,又牵涉上曹耀成,老曹也被迫表态说:
我没有兴趣评价段的理论。非让我说,“人性和动物性统一于人”“人有动物性和人性两种属性”的观点无大错。孟子主张性善论,荀子主张性恶论,孟子错了还是荀子错了?饿了想吃,渴了想喝,困了想睡,高兴了手舞足蹈,失望了垂头丧气,性成熟了想配偶,强了想欺弱者,这与动物性有多大区别?
现在,段修斌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老曹说的这种动物性是不是就是你说的动物性或寄生性,如果是,这就是你说的假恶丑吗?它们怎么假恶丑了。如果不是,你需要像老曹那样具体举出动物性的例子,也需要像老曹那样举出人性的例子,不能仅仅抽象的说真善美和假恶丑。
北安也需要进一步说明,老曹说的那些类似的动物性是不是就是你说的自然属性,如果是,那你需要举出相对应的社会属性的例子,或者进一步解释社会属性的内容是什么。
争论的第二个问题是车武军自己创出来的一个新概念:剩余价值。
他大概的意思是说,中国现在一年的 gdp是60多万亿,减去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进出口顺差额,剩下的约三十多万亿就是剩余产品的价值,简称剩余价值。
这个算法,红卫兵和戴英马都不同意,红卫兵曾和车武军争论了好长时间。
这还不算什么,更为新奇的是,车武军竟能从马克思的概念里推导出:剩余价值就是剩余商品价值的定义。而所有左派,包括支持改革开放的、平常对剩余价值理论颇有研究的左派和反对改革开放善于诡辩的红卫兵,竟然对此都毫无反应。
也许他们现在都还没有看见车武军的观点,现在我把车的观点复制如下:
根据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定义,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劳动价值=商品价值。也就是说,商品价值本身就是劳动价值。那么剩余价值究竟是什么呢?根据马克思的解释:剩余价值是资本家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叫作剩余价值。再结合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定义,那么就得出剩余价值就是剩余商品价值的定义。因为没有剩余商品,也就没有了剩余价值。那么剩余价值的落脚点就是剩余商品价值。
再等一段时间,如果还无反应,马克思真应该对自己信徒们的表现感到悲哀!
第三个观点有点娱乐性,比较轻松,就是高振秀老师一直宣传的灵魂、元神之类的概念,好像有人发帖反对过这类虚无缥缈的概念,我只是要说,要真是颠覆人们通常对生与死这些概念的正常理解,那么,法律对杀人行为该如何判案呢?会不会造成极大的混乱呢?
|
草根简介
|
|
在人类的自然科学史上,人们为了认识光的本性,经过了长达三百年的争论,最后以波粒二象性的共存画上了句号,而在人类的社会科学史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已经争论了五百年,今天也应该到了以共存主义的共识结束这场旷日持久的较量的时候了。 邮箱:980652931@qq.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