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一个人是真穷人的基本技术应当是对他招工
2015-10-18
最近看到网上的一些对扶贫工作的疑问,还有一个新闻,就是某大学试图资助贫困学生,但是有许多学生冒充贫困学生,导致大学里识别贫困生困难。有一个县有了扶贫款,结果调查表明, 那些受扶的人许多都在贫困线以上。
其实我还听说过一个真实的故事,某大学的一个学生想搞扶贫,于是就报名参加了扶贫助学,就是说,免费上门给穷人的孩子当家教。于是政府通过计算机调查,给他推荐了一个穷人,他上 门之后,发现那户人家的装修和住房面积要比他家的阔多了,然后在一个豪华的房间里辅导了那个穷人的孩子,走的时候那家穷人很感动,家的主人说我送送你,这位学生还以为是送他到楼 下,结果发现主人开了辆宝马送他。所以这个大学生就写信给校长谈他的困惑,校长没有回应。
因此,说到扶贫,就有一个识别什么人才是真穷人的问题。比如说,一些在大街上穿着破衣烂杉的人是穷人吗?那可不一定,那破衣烂杉只不过是装可怜的道具。再比如说大学,想要识别贫 困生,你怎么识别?也会有学生冒充穷人要扶贫的钱的。所以有的大学想出的招是,看你饭卡上一个月吃多少钱。但是在我看来,也不靠谱。因为,这个学生可以在食堂里很节简,骗到了钱 之后去校园外吃饭馆。
首先我将一种穷人分离出来,那就是因病而贫的人,这种人好识别,只要医院检查出他确实患有一个富贵病,就是需要许多钱的病就行,而且,也不是直接给他钱,给他报销医疗费就是。这 样,没病的人装病也得不到多少好处。
除此之外,我认为,招工是一个最好的识别穷人的技术。但是招工必须由国企来招。
国家可以专门设置一类工作叫“扶贫工”,任何穷人,只要愿意,就可以招来上班,那个工钱不高,但是一定是导致他脱贫的。这不瞬间就“消灭”了一个穷人吗?从这个角度讲,国企的目 标本来就不是盈利,而是扶贫,扶贫的基本技术,就是招工,凡任何人想要找到扶贫工作的,就一定能够立即上班。
那么有的人会问,难道不会有人冒充穷人去应招吗?如果他不是穷人,说明了他本来的平均收入已经超过了扶贫工作的工钱,他怎么会来呢?所以上班这是个试金石。
而且,你国家本来就是想通过使钱来消除贫困的,那么他一上班,管他有没有盈利,都给他发工钱,不就是把扶贫款给发出去了吗?
那有的人会说,那富人硬要来锻炼锻炼呢?这是鼓励的,但是有人会说,那占了穷人本来应有的名额呢?这就需要保证这种扶贫工的工作岗位是无限的就行。在上班的过程中,不要求盈利, 只要求做一些有益于社会的事情就行,比如疏导交通,打扫卫生,且一定弄出时间来培训他们一些技术。一旦技术能力上去,他就会辞职而去找工钱更多的工作了。
这个技术用在大学上,就是大学都停止资助贫困学生,因为贫困学生不好识别。大学永远都有勤工俭学半工半读的岗位,任何学生,哪怕是富裕学生来做,都是立即允许。因为勤工俭学是毛 泽东思想所鼓励的,富人也可以锻炼锻炼的,任何学生只要愿意,都可以挣到钱,足够他吃得好住得好还能够缴学费。
我国最早,也就是在我上大学的时候,上大学还是免费的,后来为什么收费了呢?原因也是在于,大量的毕业生都出国了,结果是辛苦培训了半天,中国人民节衣缩食培养出来的人,结果却 为它人作嫁衣裳,成了冤大头。所以改成收费比较合理,这样出国的人也不认为自己欠了国家什么。此外,国外来留学的学生也是一笔财源,尤其是越来越多的国外留学生也是中国创造财富 的源泉,现在世界各国都知道通过办教育来挣钱,中国也是不挣白不挣。
而大学里不识别穷人还是富人,只要你肯工作就给你钱,省得那么多人装穷人了,而且,被别人帮助也会引一些人的什么感恩心理啊,报答心理啊,但是我看,自己努力挣来钱上学,什么人 都不欠,不需要眼泪汪汪地感谢这个感谢那个,也是培养学生独立人格的重要之着。
当然,所有的上班了的穷人或者穷学生,如果不好好干,而且是周围大家都认为他不好好干,当然要解聘,比如说一个人总是旷工,那可不行。因此解聘的原则也是大家投票,不存在领导感 觉差就解聘的事情。
那么如果有人就是不好好干呢?我以为,不好好干的穷人是没有必要对其扶贫的,社会上必须存在一种穷人你不用帮他,他本来就是个垃圾,也没有为社会创造任何财富,给他工作机会他都 不好好干,他干嘛不受穷?没有必要可怜这种人。
|
草根简介
|
|
没事想在网上发议论,但不想交朋友。我写的所有文章版权放弃,本人在草根博客上的任何贴子,可转贴,可散发,可抄袭,可复制,可被冒名顶替,可被任何媒体拿去用,可被任何人引用到任何文章中且不写出引文出处,本人分文不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