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的高潮正扑面而来
2014-08-01
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展望,“大同/小康”几乎是家喻户晓。但究其实质和条件,更多的人却语焉不详,而绝大多数人脱口而出的却是“大同”之念——典型的囫囵吞枣、不求甚解、选择性接 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如今,很有必要回顾一下孔夫子的“小康”定义。
《礼记·礼运》,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 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 ,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执者去 ,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可以看出,“小康”——基本上是围绕着每个人小范围内和自己直接相关联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展开的——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表现为以家庭、团体、组织以至 国家民族各层面实现自身有效的生存和发展为重而表现出的“为己”行为,而非跨层面、跨实体、全流程的承担,是有限角色的担当。否则就脱离了特定历史条件下社会普遍认知水平以及人 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内在规定性的优先次序。
而现代社会大至民族、国家及其联盟、各类组织以及小到团队家庭正渐次具备小康社会所具备的行为特点,诸如“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的判断几乎深刻刻画出中国千百年来社会各组织 、派别、阶层、国家、民族之间关系的一般互动模式,有关纵横捭阖之权谋决应的研究和应用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更是顺手拈来几乎登峰造极,典型如《鬼谷子》,《古兰经》:“他们用计谋 ,真主也用计谋,真主是最善于用计谋的。”(3:54)。君不见当今以中美俄欧为主的大国间博弈、频繁用兵甚至不择手段更是“精彩纷呈”地一再印证着这一判断(典型如MH370和MH17)。 而只有整个社会认知水平下的行为方式具备了大同阶段的水准,才有可能“谋闭而不兴……”。
显然,超越国家民族利益的行为不在“小康”的范畴内;当然,根本没有或哪怕一丁点有限角色意识或担当都没有的人,不知其可也。
总之,在小康阶段,人类社会既有认知水准下普遍可以接受的行为方式,应立足于有限的责任担当及其奖惩机制建设这个基本原则。通俗讲,大致是千万别“忙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地” 。
如不遵循这个基本原则,而在其角色履行中出现了超越或做不到,那么,该个体过犹不及的行为在其特定社会关系中的评价就不会得到普遍的认可。如果其在社会生活中又担任着公共的相关 职位或角色,那么也会因此而被罢免或丢掉其位,甚至会被民众视为另类的祸害。即:“如有不由此者,在执者去,众以为殃。”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显然,这里反映大范围、多层次、各类别的“博施”而“济众”,显然是非常之高的要求,其普及性理所当然地受到质疑,其实施难度也可想而知。更没有必要都以“圣”的高度做要求。在 孔子看来,子贡能做到或担当起“能近取譬”这个自身周边有限范围而非高大全的要求,就已经不错了——“仁之方”;至于“博施济众”,甚至诸如“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等古圣先贤也未 必能达到这个程度——“犹病诸”。
相较之下,有关大同的描述中,“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之“不独”的定性描述,则多多少少超越了家庭、团体、组织以至国家等有形实体的藩篱,可能也是可以实施跨不同层次、不同 类别、不同流程节点的担当的,也即到大同阶段人们的行为方式可以不必拘泥或仅局限于小范围的担当。同理,“不必藏于己”和“不必为己”中“不必”两字的定性如同前述的“不独”, 也表明其担当的行为方式并非是必然的、惟其如此的强制性、强迫性责任或义务。可以看出,即便是“大同”下人的主流行为方式描述也不要求具备严格和绝对意义上泛人类、纯普世、全担 当、超国界、跨民族……的要求。
另外,大同愿景下的“外户而不闭”也只是讲大门或庭院之门不用关,而非传说中笼统的《战国策·秦策》:“道不拾遗,夜不闭户。”也即是说,即便“大同”境界下,也还有诸如内户( 卧室、里屋)的涉及个人隐私等属性赋予呢。
总之,整个社会究竟呈现“大同”或是“小康”,所有问题的核心取决于“大道”的或“行”或“隐”。“小康”的高潮已经来临,相信也很快会退去!那么,在人或人群中究竟如何激发或 施以什么样的教育,才能使“大道”稳定长久地行之于世?
这是摆在每个人心中的一道试题。
您,准备好了麽?!
|
草根简介
|
|
中原一介鄙夫,以咨询为业。寅卯起箸《人之道》,辰年辰月得付梓。不揣浅陋,欲究通荟萃儒、释、道、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古希腊哲学……的共性、差异及其流变。然语拙文古,杂陈以述,不堪卒读。今磨刀霍霍,欲抽简成文,以为广播。
|
|